無論是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阿里的“互聯網汽車”,還是樂視、“超級汽車”,放眼全球,現階段都還在技術研發(fā)階段,可以說只是頂著“智能汽車”的概念空殼,短期內難以拿出讓市場滿意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chuàng)新產品。
反觀李想投資的蔚來汽車和米兒低速電動車,雖然后者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純電動汽車,卻都能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找到已經非?;鸨某墒飚a品作為參照,并非空中樓閣。
從當年那篇廣為流傳的吐槽特斯拉的車評來分析,李想瞄準了電動車市場,或許與其內心深處對特斯拉的怨念不無關聯。不過這種情懷當然只能當玩笑看待,從現實的商業(yè)利益出發(fā),投資電動車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在純電動汽車接連不斷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市場目前的火爆和潛在的市場需求都是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而且技術上的難度相對容易突破。
最后,投資的覆蓋范圍更“廣”,與傳統(tǒng)汽車制造業(yè)關聯度更高。
一方面,“智能汽車”的研發(fā)是具有普適意義的,其技術也可應用于傳統(tǒng)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蛘哒f,在這方面發(fā)力的互聯網企業(yè)某種程度上是在提供技術與服務上的補足和輔助,與傳統(tǒng)汽車制造業(yè)中的硬件提升關聯度較低,而李想的蔚來汽車已經明確表示了要造出高性能的電動超跑以及量產的高端電動車,從這個角度而言,其投資的范圍更窄,但與汽車制造業(yè)的關聯度更高。
另一方面,按照李想自己的說法,現在其投資對象涵蓋了電動車領域的三個不同層級的市場——電動乘用車、低速電動車和電動摩托車。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令人迷惑的布局,既看好蔚來汽車的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又對米兒低速電動車和電動摩托車這樣的超低端市場持有信心,屬于走向了兩個極端的分裂。不過結合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現狀和李想、薛蠻子這類天使投資人自身的特點,也不難理解。
雖然我國電動車銷量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但現有的純電動汽車普遍性價比偏低,私人消費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此時起步已經落后于比亞迪、上汽、北汽等傳統(tǒng)車企,而像特斯拉這樣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目前本土市場還是一片空白。與此同時,一直扮演著行業(yè)“邊緣人”角色的低速電動車,市場銷量卻不容忽視,從2014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山東省低速電動車的銷量就接近20萬輛,不完全統(tǒng)計的全國銷量約40萬輛。
而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天使投資與風險投資不同,其更多地是由投資人的主觀判斷或個人的好惡所決定的,由于處在股權投資的最前端,許多企業(yè)尚未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風險和失敗率都較高,往往要在一個行業(yè)同時投資多個項目,最終或許只有一兩個項目獲得成功,但這種方式才能分擔風險,降低投資失敗率。
“智能”轉向電動成功根基何在?
當然,看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局外人”也不只是李想。從浮在空中的“智能汽車”到已有市場的純電動汽車轉型,是近來汽車行業(yè)投資熱潮的風向。
最近,小米科技也有多項與汽車有關的專利陸續(xù)在國家專利公告系統(tǒng)中公開。文件顯示,小米申請了關于車輛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導航、輔助行駛、行車安全、停車信息預測等十幾個方向的發(fā)明專利。這無疑是雷軍未來要染指純電動汽車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