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準了這條路,寶馬集團找到了碳纖維材料的“專家”西格里集團,為此,還共同組建了西格里汽車碳纖維公司,這家公司負責將聚丙烯腈纖維原絲加工成碳纖維絲,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熱能,而寶馬在2002年開始推行可持續(xù)性的理念,所以,工廠選址需要考慮電能來源的問題,水力發(fā)電是相對可行的方案,最終,工廠落戶美國華盛頓州,在摩斯湖建立水力發(fā)電設施。生產出的碳纖維絲被運回德國制造CFRP(碳纖維強化塑料)材料。
CFRP(碳纖維強化塑料)材料的運用也賦予了寶馬i3和寶馬i8這兩款電動車一種不同的氣質,之所以說這是一種氣質是因為新材料不僅使車身重量更輕,它還改變了傳統的汽車制造方式。
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經走過了大大小小近30家汽車工廠,對于汽車制造環(huán)節(jié)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流程早已熟諳于心,但走進寶馬萊比錫工廠之后我意識到,之前積攢下的信息應該更新了。
首先,如果對照傳統造車思路,CFRP材料部件的成型過程相當于沖壓,但在寶馬蘭茨胡特工廠的車間里,你見不到幾千噸的全自動沖壓生產線,取而代之的是將碳纖維絲進行縫編的工序,而整個CFRP材料成型的關鍵在于樹脂傳遞模塑工藝,為邁凱倫提供單體碳纖維復合材料車身的奧地利Carbo Tech公司采用高壓注射方式將碳纖維車底的工藝生產時間由原先的4000小時縮短為4小時,對于邁凱倫這樣的小眾車型來說,4小時等得起。
同樣采用樹脂傳遞模塑工藝的寶馬也放棄了樹脂液浸泡工藝,但要想在未來將CFRP材料普及,烘烤固化的時間還得更短,現在,在蘭茨胡特工廠只需5分鐘即可將其烘烤并固化成型??梢哉f,在生產時間方面,寶馬的這項技術讓CFRP材料基本達到了普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