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其實我理解起來,其實屬于是各有千秋,也沒有誰對誰錯,或者誰優(yōu)誰劣就看怎么運用更好。 楊琦:兩種材料脾性不一樣。 記者:這兩條路我們都

記者:其實我理解起來,其實屬于是各有千秋,也沒有誰對誰錯,或者誰優(yōu)誰劣就看怎么運用更好。

楊琦:兩種材料脾性不一樣。

記者:這兩條路我們都可以走?

楊琦:我覺得是都可以走的。

記者:現在大家在爭什么?

楊琦:其實新能源形勢喜人,形勢逼人。形勢逼人中間確實出現了一些亂象,很多東西沒有經過充分驗證就去放在車上,或者是甚至出現極端的騙補這些事。技術路線上,其實大家爭的就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上,應該用這個還是應該用那個技術路線。作為我們專業(yè)廠商角度來講,還是比較認同比如說像歐陽明高教授的講法,乘用車領域今后方向是用三元,因為乘用車體積小,大家對續(xù)航里程要求特別高。在商用車領域可能主要還是磷酸鐵鋰,因為商用車其實大家不會天天開著一個大巴跑七八百公里的。

記者:是點對點。

楊琦:它是點對點的,而且商用車畢竟是載人,人客數量特別多,能量裝載量又不一樣。比方說,一個比亞迪的K9電動客車大概324電量,北汽的車30多度電,是10倍的電量差距。所以你想,10倍的能量差距在那里面,肯定是安全點為好。

記者:還是穩(wěn)定點好。

楊琦:還是不是穩(wěn)定點好呢?我覺得專家說得是很有道理的。

記者:還是應該稍微穩(wěn)定一點,萬一孩子太皮怎么辦,控制不住。

楊琦:是。那么多人坐在一個車上,又是10倍的能量,通常只有兩個門,相比之下,乘用車是4個門,所以一般情況下確實要考慮安全性優(yōu)先。

記者:您剛才提到我覺得比較敏感的問題,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說,騙補這個事,您怎么看?

楊琦:我們自己因為服務的都是行業(yè)一線的客戶,我相信他們是很規(guī)范很誠信的。他們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實力非常強的這些企業(yè),我覺得我還是應該相信他們的。

記者:但是這個事確實存在。

楊琦:對。但是我們確實聽到這樣的事,因為絕對不會空穴來風的,而且中國某些人有時候聰明才智用得不太對。

記者:可能還是存在這樣的問題。

楊琦:我感覺應該是存在,雖然我沒有一手的信息。但是我覺得會有。比如我們自己也弄不清楚,為什么工信部的合格證數,跟上牌數,跟乘聯(lián)會、中汽協(xié)報的數差那么多,這些車到哪去了?

記者:的確,這可能就是有一些,還是有一些漏洞。

楊琦:按理說一臺車一個證,這些車去哪了?絕對不會憑空消失的。

記者:還有一個問題,您剛剛提到您可能跟,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涉及到商業(yè)機密,咱們跟哪些廠商有合作?咱們產品供應給哪些廠商?

楊琦:在動力電池領域,從2015年實際結果來看,我們是全球第三大的生產企業(yè),所以基本上我們都是服務的一流的企業(yè)。歐洲的來講,有那么兩家,可能還會增加一家。國內的話就很多了,基本上都是商用車領域你知道的最著名的那些,都是我們的客戶。乘用車領域的話,我們相對來說,會比韓系稍微落后一點,但是我們也服務相當多的一線品牌,包括現在北京在跑的新能源車子大都是用我們的電池。

記者:謝謝您。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CATL
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