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利好政策密集發(fā)布,下一年汽車領域的投資會繼續(xù)以此為熱點嗎?專家分析,投資還是要看市場需求,另外,新能源車企業(yè)要盈利關鍵還得注重商業(yè)模式,特斯拉就是很好的例子。
汽車投資領域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則是汽車后市場投資,這也將繼續(xù)成為今后汽車領域的投資熱點。
新能源車市場
保有“想象空間”
2014年可以說是新能源車大發(fā)展的一年。日前,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主辦了“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yè)投融資策略論壇”,并發(fā)布了“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yè)投融資十大事件”。其中,有關新能源車的投資就占了3件,分別是富士康逾20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代工模式或將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業(yè);繼A123之后,萬向集團成功收購菲斯克——魯冠球謀劃中國版“特斯拉”;北汽收購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Atieva,并與SK組建電池公司——自主品牌全面加速新能源產業(yè)布局。
在發(fā)布現場,本次投融資事件評委之一、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CEO徐錦泉透露, 今年評選委員會挑選了150多件汽車行業(yè)相關投融資事件,統計發(fā)現2014年的新能源投資事件比去年增加了2倍。
徐錦泉解釋,不能小看這個“2倍”,這代表今年中國出現了若干個投資幾十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投資事件。比如萬向集團耗費巨資收購了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克,又在早些時候收購了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掃清了新能源汽車制造上的所有困難。菲斯克曾被業(yè)界評論為最有可能成為特斯拉有力競爭對手的電動車企業(yè)。
據媒體報道,此前,中國多家企業(yè)競購菲斯克,魯冠球與李澤楷還上演了爭購“截和”的戲碼。最后是魯冠球勝出,讓李澤楷“到嘴的鴨子飛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進行積極部署,在安徽投資了20億元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線。眾所周知,富士康是知名的代工企業(yè),不生產自己的品牌。所以業(yè)內人士大膽推測,富士康投資新能源汽車生產線,預示著代工模式將從IT、家電行業(yè)進入新能源汽車的制造領域。
徐錦泉表示,如果代工模式真的存在,那么未來造車的權利就完全可以不再只屬于傳統車企了。今年開始“OPEN CAR”聯盟成立,許多“有志之士”陸續(xù)組建了開源造車團隊,大多從電動車切入,高調亮相的是清華系的“地平線”團隊,成立當月就拿到了天使投資。當汽車行業(yè)制造日益模塊化,而技術標準逐漸“開源”。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造汽車就可能像組裝電腦那么簡單了,至少在電動車領域。
中國政府從上到下針對新能源車的諸多利好政策,也是該領域投資熱的重要推手。具體政策有:制定減免購置稅目錄;研究制定減免過路過橋費、停車費;免費免搖號上車牌;最近則對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有獎勵。從公布的獎勵標準看,明年一年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2.5萬輛的城市可獲獎勵1.2億元。
政策如此好,為什么新能源車的推廣并不理想?工信部11月21日稱,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群)申報計劃,2013年至2015年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將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而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僅3.86萬輛。6城市完成進度為零。
在上述論壇上,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對早報記者說,政府對新能源車的推動是基于環(huán)保等綜合因素的考慮,相關政策非常到位。但是推動產業(yè)發(fā)展的最大推手是市場需求,從目前市場反應來看,新能源車的最大問題在于讓消費者看到替換汽油車的“好處”。
王子冬建議,新能源車的“缺口”應該從上下班代步車打開。車企不妨研究一下“低速電動車”。他分析,在電動車領域做得好的特斯拉最關鍵的是商業(yè)模式成功,其市場定位精準。
汽車后市場的潛力
據汽車投融資評選委員會統計,汽車后市場投資事件比去年足足增加了10倍,達到了67件以上。
上汽集團今年在汽車后市場動作頗大,一個是上線“車享網”,一個是投資14億元在線下建立“A車站”,形成線上線下聯動,依托互聯網全面建立獨立的銷售、售后服務體系。業(yè)內人士分析,這可能是整車集團在此輪變革中最大的探索。上汽對服務業(yè)的投入,還有“市值管理”的意味,盈利不錯的上汽,市盈率才五六倍,沒有服務業(yè)的投入,整車廠在資本市場的估值的確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