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原文配圖
中國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已經走到了第5個年頭。根據目前主流汽車制造商提供的電池保質條款來看,多數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保質期為5-8年,這也意味著第一批新能源汽車的置換期已然到來。
第一批需要置換的新能源汽車多數是在2012-2013年期間購買,彼時保有量較少,因此目前置換問題尚不突出。然而這一數字正在逐年飛漲。根據工信部發(fā)布的數據,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7.90萬輛,同比2014年增長4倍,與2012年相比更是增長了13倍多。如果以5-8年為報廢期計算,2020年之前,新能源二手車就會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同期增長的還有廢舊電池以及新能源報廢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動力電池,廢舊的鋰電池處理不當會造成危險或是環(huán)境污染。據了解,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有可能產生重金屬污染,其電解質也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并且容易產生有毒的化學氣體。有的廢棄電池還帶有能量,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火災或者爆炸。因此關注個人車主置換舊車需求無法滿足的同時,更值得擔心的,還有新能源汽車的報廢拆解以及電池回收等問題。
目前距離2020年僅有3年的時間,然而新能源汽車的后續(xù)產業(yè)鏈仍處拓荒期,它的發(fā)展能否跟上產能增長的腳步?就目前而言,情況令人擔憂。
二手車市場備受冷遇
2013年,李先生花費27萬元多買了一輛北汽新能源E150,4年后,他又看中了一款新車,于是想要把手里的舊車賣掉。結果去二手車市場時,車商告訴他只愿意出4萬元收車,并且需要李先生先押付2萬元才肯簽合同。令李先生感到更加無奈的是,整個二手車市場就只有一家肯收他的車,其他商家聽到是新能源汽車干脆說不提供這方面服務。見此情形李先生只好不賣了。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車我開著還有價值,賣出去反而不值錢了。”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去到廣州市廣駿二手車市場采訪到了銷售員劉師傅,他說: “誰敢收?你看對門家那輛雷克薩斯混動版都已經賣兩年了,沒有市場啊?!?他向記者解釋,目前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尚未形成,外界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本來就低,加上新能源二手車沒有補貼,消費者就更沒有興趣了。“一輛新能源車拿來,要一兩年才能賣掉,肯定虧死。”劉師傅說道。
除了沒有市場,車商們的另一個擔憂是動力電池的維修和更換費用。車主拿來的車多數已經接近更換期,電池壞掉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二手車商收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結果電池壞掉了,自己還要掏七八萬元更換電池,這對他們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另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維修和保養(yǎng)費也相對較高,按照目前新能源二手車的周轉速度,劉師傅告訴記者,“怎么做都是不劃算的”。
“要收還是會收,但是價錢會給得很低。”另一家車商王師傅說,上周也有車主拿著40多萬元的新能源車前來問價,但他喊出13萬元的收車價后,車主掉頭就走了?!八幌胭u我還不想收呢,要是我賣不出去怎么辦?”王師傅對記者說,“做二手車要有車源也要有市場,但是新能源汽車跟車主談不攏,也不好買,誰愿意做呢?”
據悉,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幾個品牌已經推出了新能源車置換政策。但記者詢問了多家廣州比亞迪經銷商,其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通知有這項業(yè)務,他們同時表示4S店不負責回收新能源二手車,對于電池回收等問題更是“不知道”。
無法脫手的新能源二手車已經成為許多車主心病,有不少網友撰寫攻略探索如何“甩掉舊愛”,但除了分時租賃和去二手車市場碰碰運氣等方法,似乎也找不到其他路徑處置舊車。如果只是想要換新車,車主尚且可以把舊車給親戚朋友開。但是如果是汽車報廢,又該怎么辦呢?
汽車報廢怎么辦?
新能源汽車的壽命與其動力電池的保質期密切相關。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劉彥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通常車企對外承諾的電池保質期是5-8年,國家政策要求是8年10萬公里,但因為2013-2015年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推廣期,很多企業(yè)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所以可能會提前被報廢或淘汰。
2012年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如果按照5年的保質期計算,目前已經步入報廢期,而二手車市場環(huán)節(jié)的不健全更是加快了新能源車報廢的進程。廣州市交警大隊的楊警官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賣不出去又不想要的車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不能再上路行駛,只能強制報廢。另一種是找一個不會引起特別注意的地方把牌照取下來直接遺棄,成為“僵尸車”。
劉彥龍則說,目前新能源汽車處于發(fā)展早期,國家也沒有制定明確的報廢標準法案,國家強制報廢的情況可能近期還沒有。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廣州某汽車報廢公司,其負責人也表示尚未開展新能源汽車的報廢項目,理由是拆解新能源汽車可能需要專業(yè)設備,目前市場較小還沒有購置該設備。當記者問沒有報廢又沒人要的新能源二手車應該怎么辦時,該人士告訴記者,“那可能需要放一段時間吧”。
報廢企業(yè)沒有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業(yè)務情有可原,畢竟新能源汽車的拆解過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邦普汽車循環(huán)公司新能源汽車拆解工程師就曾指出:“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由若干電池模組和電池單體組成,而這些電池單體的額定電壓總和通常在300V-750V之間,如果拆解方式稍有不當,容易造成人員觸電事故。另外,動力電池發(fā)生短路時,其瞬時電流可高達100A以上,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容易引發(fā)起火甚至爆炸。”
同時劉彥龍也告訴記者,報廢企業(yè)開展新能源汽車的拆解報廢業(yè)務目前還不具備經濟性,其一目前電池的標準化還沒有建立起來,電池的規(guī)格和種類太多,購置哪一種設備進行拆解不能確定;其二目前的電池回收以及梯次利用沒有發(fā)展起來,拆解電池本身就是一個工序繁復、成本又高的工藝,如果賣不出去或者賣出去沒有利潤,“這種不經濟的事情,企業(yè)不會干?!彼Q。
時代周報原文配圖
“遺棄”“放著”“再等等”似乎成了新能源報廢車的唯一出路。然而新能源汽車不比傳統(tǒng)汽車,停在外面頂多變成廢銅爛鐵,新能源汽車涉及動力電池,報廢汽車上那些過了保質期的動力電池何去何從,這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曾公開表示:“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試想,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環(huán)境中呢?大量重金屬及化學物質進入大自然,將會對環(huán)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這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回收,以及開展廢舊電池的梯次利用已經迫在眉睫。
電池回收迫在眉睫
鋰電池使用壽命為20年,但電池容量低于80%以下時,汽車的續(xù)航里程會明顯減少,因此鋰電池用在新能源汽車上只能使用5-8年。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黎宇科介紹,在2015年,動力電池的累計報廢量約在2萬-4萬噸,隨著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快速增長,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會去到12萬-17萬噸的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