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是提高純電動汽車價值的關鍵技術之一,有一些同學就會好奇電動汽車到底是如何實現無線充電的。
為什么要用無線充電?
不過我們可以先來明確一下,無線充電為什么好呢?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先對比一下電動汽車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的場景:
簡單而言,有線充電的劣勢在于:
1、能夠進行同時充電的汽車數目有限;
2、戶外有線充電樁易受到侵害;
3、占地也比較大。
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怎么實現?
接下來,要回答電動汽車如何無線充電,也要先看看無線充電的原理。無線充電可以分為三種方式:1、電磁感應式;2、無線電波式;3、磁場共振式。
電磁感應式
電磁感應 —— 初級線圈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鐘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
無線電波式
基本原理 —— 類似于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主要有微波發(fā)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接收電路,可以捕捉到從墻壁彈回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wěn)定的直流電壓。
磁場共振
原理 —— 由能量發(fā)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
那么現在,我們就可以來討論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是如何實現的了。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tǒng)實際結構及原理:
系統(tǒng)由位于汽車外部主級電路和位于汽車的內部的次級電路、整流器以及驅動系統(tǒng)構成。通常在充電的時候,帶有扁平鐵芯的主級線圈,即耦合器,是通過手動的方式被插在次級鐵芯中一個縫隙處,這樣,能量就能夠從安置在底層的主級電路被轉換到電池中。
采用無線充電的電動汽車已經有一些實例了。
日產魔方電動車
采用了可在供電線圈和受電線圈之間提供電力的電磁感應方式.即將一個受電線圈裝置安裝在汽車的底盤上,將另一個供電線圈裝置安裝在地面,當電動汽車駛到供電線圈裝置上,受電線圈即可接受到供電線圈的電流,從而對電池進行充電。目前,這套裝置的額定輸出功率為10kW,一般的電動汽車可在7-8小時內完成充電。
日本無線充電式混合動力巴士
電磁感應式,供電線圈是埋入充電臺的混凝土中的。車開上充電臺后,當車載線圈對準供電線圈后(重合),車內的儀表板上有一個指示燈會亮,司機按一下充電按鈕,就開始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