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創(chuàng)維、長虹等此前嘗試進入手機市場的企業(yè)已經消聲遺跡;而小辣椒、大可樂等第一批所謂互聯(lián)網思維下的手機廠商雖然仍有鋪貨,

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創(chuàng)維、長虹等此前嘗試進入手機市場的企業(yè)已經消聲遺跡;而小辣椒、大可樂等第一批所謂互聯(lián)網思維下的手機廠商雖然仍有鋪貨,因出貨量較低對市場已沒有了影響。

另一方面,華為、中興、酷派等傳統(tǒng)手機廠商,推出了相對獨立的互聯(lián)網品牌運作,后者對性價比等細分市場的強勢擠入,使得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市場變得更加白熱化。事實上,重新推出新品牌是需要消費者進行重新認知,然而這些傳統(tǒng)廠商不得不做出轉變,因為其希望以更年輕形象吸引主流消費人群的目光。

值得反思的是小米,在利用聯(lián)發(fā)科參考設計推出紅米后,其紅米銷售能力明顯強于其旗艦系列小米手機。這不得不說是對它此前進入手機市場時所構想的商業(yè)策略的有力反駁。小米官方數(shù)據顯示,2014上半年,小米3售出1050萬臺,而紅米售出1800萬臺,后者尚未包括紅米Note的356萬臺。作為一個已經發(fā)展近4年的廠商來說,用戶對它新品的期待正逐漸降低。

因此,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如何避免被市場淘汰,成為了這些廠商當前最大的壓力。從最近幾次的口水戰(zhàn)就可以看到,官方微博和高層管理紛紛出馬,其出位的言論并非是希望能夠將對方駁倒,而是告訴消費者,“我還活著”。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中國電池網
小米科技
華為手機
小米手機
小米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