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還在為CarPlay招募盟友時,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兼業(yè)務伙伴三星,已經在汽車產業(yè)完成了最后一環(huán)布局。作為韓國最大的財團,三星借助集團業(yè)務多元化的優(yōu)勢,已經在整車制造、動力電池,以及車聯網三大領域,進行了戰(zhàn)略性的投入。
比起蘋果CarPlay的“高大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風潮,韓國人的企業(yè)顯得更務實一些,也更接汽車工業(yè)的地氣。盡管頭條常被蘋果、Google、微軟的汽車相關新聞占據,但你所不知的是,真正的資深玩家,其實是三星。
從專利數量上便可看出。在過去的10年間,三星遞交的與汽車有關的專利多達510件;而Google為308件,微軟為222件;蘋果為83件??梢哉f,跟三星相比,蘋果在汽車領域不值一提。而且從專利數量看,蘋果造車的傳聞可信度也打了折扣。
微軟的專利主要涉及車載系統(tǒng),即Windows Auto。也包括其與福特合作的SYNC系統(tǒng)。Google的專利更多涉及自動駕駛的數據處理,以及系統(tǒng)界面(如Android Auto)。蘋果的專利主要涉及系統(tǒng)界面,即CarPlay。
對于三星來說,其專利主要涉及三大面:動力電池技術、導航技術,以及汽車數據處理。其中,電池相關的專利占據絕大部分。即便有510個專利,但跟傳統(tǒng)汽車大廠比起來,這些仍是微不足道的。
盡管低調,盡管鮮為人知。但不能否認,三星的確是科技企業(yè)中,推動汽車工業(yè)進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就當前來說,它存在的價值要遠大于Google與微軟。我們從上個世紀90年代說起。
在1994年,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在韓國釜山發(fā)起成立三星汽車。四年之后,該公司開始銷售生產的車輛。但不巧的是,當時正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遭受重創(chuàng)。于是三星汽車尋求出售。當時大宇汽車有意收購,但金融危機的緣故,它自己就賣給通用了。另外一個潛在的買家現代汽車,也由于集團政治及其跟三星世代恩怨,而沒能收購。
后來三星與雷諾汽車談判,后者以5.6億美元注資,收購其70%股權。公司自2000年起,更名為雷諾-三星汽車。但該公司中的“三星”商標,將只續(xù)約到2020年。這意味著,如果三星與雷諾之間沒有進一步談判,那么2020年之后將不再有“三星牌”汽車。
在創(chuàng)立三星汽車時,李健熙選擇與日產汽車合作。當時日產汽車正面臨財務問題,因此不得不出讓技術以換取收入。在合作中,日產為三星汽車提供發(fā)動技術,包括其比較知名的V6機型。而后來三星汽車的產品,也都是使用日產的平臺研發(fā)而來的。比如當時銷量較好的SM5,借用的就是日產天籟的設計。
三星最初與日產的技術合作,其實間接促成了雷諾與日產之間的“聯姻”。這里不做贅述。若干年后,雷諾-三星將旗下產品,逐步從日產平臺轉換到了雷諾平臺。所以,你看到的“三星牌”汽車,現在跟雷諾的車都很像。雷諾-三星的車型,主要以出口為主,少部分內銷。南美洲的智利是其重要市場。
當初如果不是金融危機,三星集團以其制造能力與資金實力,或許能成為韓國車企中匹敵現代起亞的一個品牌。但作為三星的分支業(yè)務,它畢竟不是專注的產業(yè)。同樣的道理,現代集團也涉足了消費電子,但跟三星比遙不可及。
在三星汽車更名為雷諾-三星的2000年,三星SDI開始涉足動力電池業(yè)務。三星SDI是三星集團的子公司,其產品涵蓋顯示設備、能量存儲設備,以及動力電池等。目前,三星SDI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鋰電池供應商之一。
寶馬是三星SDI在動力鋰電池上最大的客戶。寶馬的i3、i8搭載的就是由三星提供的鋰電池產品。此外,菲亞特、克萊斯勒、馬恒達(印度汽車制造商)也是三星SDI的客戶。這些業(yè)務,其實通過三星SDI與博世集團的合資公司SB LiMotive來運作的。2015年2月份,三星SDI收購了麥格納的動力電池業(yè)務,進一步增強了其在該領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