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1月,復星集團卻出人意料減持長園集團189.68萬股,彼時長園集團定增收購運泰利的事項尚未完結,故該部分股份約占長園集團總股本的0.22%。由此,復星集團持股比例降至5.13%。
3月初,長園集團總股本因股權激勵而從8.64億股增至8.85億股,此時復星集團持股比例則剛好降至5%的監(jiān)管紅線。直至5月14日,復星集團一舉清空長園集團,整個過程除構成短線交易外,并無其他瑕疵。
“假如復星集團1月份減持長園集團時誤認為其持股比例已降至4.33%,為何會如此巧合地減持189.68萬股?”深圳一位長期跟蹤長園集團股權大戰(zhàn)的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復星集團的職業(yè)操守,在長園集團定增未完成的情況下,將定增后的持股比例視為實際持股比例,邏輯上不太成立。
回溯復星集團對長園集團的持股過程可發(fā)現,去年6月協(xié)議受讓及10月份增持長園集團,加上協(xié)議受讓之前所持有的長園集團股份,復星集團累計耗資約4.31億元。與之相對的是,復星集團今年1月及5月14日減持長園集團,共回籠資金10.12億元,盈利5.81億元,收益率超過100%。
控制權之爭未完待續(xù)
相對于長園集團管理層及沃爾核材,復星系原本屬于獨立第三方。此外,復星系僅在去年6月份從長和投資手中受讓長園集團2.55%股權時才有一次明確表態(tài),即未來12個月內或將繼續(xù)增持長園集團,此后再無類似言論,更未公開評價及參與長園集團的控制權之爭。
然而,外界一直把復星系的定位于傾向于長園集團管理層的“白馬騎士”,認為即便復星系不公開與長園集團管理層締結一致行動人,至少不會隨意否決由長園集團管理層主導的相關議案。反觀沃爾核材及周和平一方,在二級市場四度舉牌長園集團的同時,還采取發(fā)公開信及在股東大會發(fā)難的方式對抗長園集團管理層。
換言之,若復星系不退出甚至進一步增持長園集團,則似乎更有利于長園集團管理層維系控制權。需要指出的是,沃爾核材去年曾質疑復星系與長園集團管理層存在某種形式的關聯,但“白馬騎士“的定位并未得到復星系及長園集團管理層的公開承認。
公開資料顯示,復星系與長園集團管理層至少存在兩次交集。2013年10月份,長園集團擬定增1.5億股募資10.67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定增對象為深圳市創(chuàng)東方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創(chuàng)東方“)旗下的3只基金,分別是創(chuàng)東方長園一號、創(chuàng)東方長園二號、創(chuàng)東方長園三號。
其中,創(chuàng)東方長園一號合伙人除創(chuàng)東方外,還包括長園集團董事長許曉文、副董事長魯爾兵、董秘倪昭華、執(zhí)行副總裁許蘭杭等高管;創(chuàng)東方長園三號的合伙人則是創(chuàng)東方與其他外部投資者,該基金擬至少認購長園集團增發(fā)股份1.24億股。
隨后,在去年4月,上述3只基金與許曉文、魯爾兵、倪昭華結成一致行動人。根據長園集團的測算,若定增計劃完成,則以許曉文為代表的長園集團管理層對公司持股比例將增至16.19%。
去年7月,長園集團披露了創(chuàng)東方長園三號的認購人名單,其中,復星集團擬出資7.3億元,認購該基金79.65%的份額。以長園集團計劃募資總額10.67億元來測算,復星集團出資額達到募資總額的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