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橫空出世,電動乘用車產量激增,新能源汽車的想象空間已經打開。如果鋰電池最終代替了汽油,將成就誰的狂歡?

鋰電池材料攪動資本市場  得材料者得天下

    特斯拉橫空出世,電動乘用車產量激增,新能源汽車的想象空間已經打開。如果鋰電池最終代替了汽油,將成就誰的狂歡?

  配套電動交通工具的動力——鋰電池,受益于電動汽車的爆發(fā)式增長,正處在高速發(fā)展階段。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ey)創(chuàng)始人于清教向《英才》記者介紹,今年是全世界電動汽車銷售最火爆的一年。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13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99萬輛,同比增長7倍。

  據介紹,目前一輛新能源汽車的全套鋰電池系統(tǒng)成本,可占到車輛總成本的一半左右,且續(xù)航能力并不理想,這成為了限制電動汽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動力鋰電池的儲能作用?當升科技副總經理曲曉力向《英才》記者解釋,特斯拉能達到行業(yè)內最好的續(xù)航能力,和其所采用的鋰電池材料有很大的關系。其昂貴的售價中,高端電池材料占有較大比重。

  對鋰電池材料企業(yè)來說,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引領著行業(yè)由傳統(tǒng)的消費電子鋰電池,向需求量激增、品質和技術要求更高的動力鋰電池方向邁進。誰能成功搶灘鋰電材料的動力化藍海,誰就有希望贏得不遠未來的巨大市場。

  在鋰電池的成本構成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正極材料,占到電池整體成本的30%-40%。于清教認為,目前傳統(tǒng)的鈷酸鋰正極材料應用非常成熟,但能量密度有待提高。因此新興的三元復合材料和磷酸鐵錳鋰,成為了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發(fā)展方向。

  國內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選擇使用的磷酸鐵錳鋰材料,是基于傳統(tǒng)磷酸鐵鋰材料的優(yōu)化品種,新加入的錳元素造價低廉。

  但這種材料在其他電動車廠商中使用量相對較少。特別是日韓車企基本都在使用三元材料。風頭正勁的特斯拉使用高質量鎳鈷鋁三元材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當升科技(300073.SZ)是國內主生產三元材料的上市公司。曲曉力向《英才》記者介紹,三元材料應用于動力汽車,對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安全性能和品質的穩(wěn)定性都有更加苛刻的要求。

  電解液上市公司則被認為將在鋰電池動力化的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益。

  新宙邦(300037.SZ)董事長覃九三介紹,電解液屬于差異化品種,配方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此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具備先發(fā)優(yōu)勢以及較高的客戶黏性;另外,鋰電池動力化,將催生電解液銷售出數量級的飛躍。

  自2014年以來,該股已經累計上漲了131%,成為創(chuàng)業(yè)板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個股之一。同行業(yè)個股江蘇國泰(002091.SZ)和天賜材料(002709.SZ)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在工信部出臺的《新材料產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和《電子信息產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中,鋰電池隔膜被作為重點發(fā)展的新興產業(yè)給予支持。

  隔膜是幾大鋰電池材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多年來核心技術掌握在日韓企業(yè)手中,國內一直沒有實現國產化,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鋰電池,多年來幾乎處于純進口狀態(tài),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國產替代需求,對于國內企業(yè)來說市場廣闊。

  滄州明珠(002108.SZ)副總經理谷傳明向《英才》記者介紹,以比亞迪為例,如果想要進入它的供應商體系,首先要達到它設置的較高質量標準。這對于國內一眾技術水平較差、良品率較低的企業(yè)來說,無疑是非常高的門檻。

  反觀國內其他上馬鋰電池隔膜,特別是動力鋰電池隔膜生產線的企業(yè),普遍飽受良品率不高的困擾,想要實現大批量生產和實際應用,還需要技術上的進一步完善。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資本市場
于清教
鋰電池材料
英才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