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比亞迪的老對手,富士康在10年前收購了臺灣的安泰電業(yè),開始汽車鋰電池動力系統(tǒng)的技術和制造研發(fā)。2015年,富士康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北汽。雙方共同投資研發(fā)、制造新一代動力電池和電動系統(tǒng)。
除此之外,富士康還出資與北汽組建了一家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司,推動北汽電動汽車的普及使用。
但北汽很有可能已把未來的主力電動車型押注在自己投資的車型身上。因此,大多數分析認為富士康和北汽的合作只是交交學費,學習、積累汽車制造業(yè)的知識。想要造車,還必須靠自己。
2014年年底,富士康突然宣布6億港元入股汽車經銷商和諧汽車。和諧汽車的總部和大部分經銷店都在河南,以銷售豪華品牌汽車為主。就在富士康入股僅僅10天后,和諧汽車宣布買下浙江綠野汽車有限公司,由此獲得了汽車制造的資質。
中國新能源汽車到處挖人
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車被看為中國品牌汽車超越外資品牌最好的機會,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金和跨領域企業(yè)涌入這一行業(yè),從傳統(tǒng)車企“挖角”正成為他們相互之間的默契,并不僅僅針對德國人。
比如另一個跨界造車的樂視,剛剛發(fā)布了其無人電動汽車概念車。樂視創(chuàng)始人賈躍亭當場激動落淚,稱再次向世人證明他正一步步接近自己曾經“吹過的?!薄?br/>而在概念車亮相之前,樂視超級汽車最被關注的事件是“挖空上汽”。
2015年9月,原上汽集團副總裁丁磊出任樂視汽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震驚業(yè)界;2015年12月,前上汽集團電動車研發(fā)總工程師傅振興加盟樂視超級汽車,擔任副總裁;2016年3月,前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也確認加入樂視汽車。緊接著,“張海亮的原部下,帶領2000余人研發(fā)隊伍的上汽大眾研發(fā)負責人牛勝福即將加盟樂視超級汽車”的消息,也傳了出來。
但是在吸引了這么多上汽高管之后,原來認為“一切不能量產的互聯網汽車都是笑話”的一位傳統(tǒng)車企高管對澎湃新聞感慨:“樂視超級汽車會不會只是一個笑話,現在還真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