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前在美國舊金山,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率著一隊跳傘運動員從一艘策帕林飛艇上一躍而下,用讓人尖叫的跳傘方式將谷歌眼鏡帶到了世人眼前,如今這種戴在臉上的“計算機”卻深陷低谷。它仍算不上成熟的產(chǎn)品,甚至說辜負了眾人的期望,至少它未達到那些花了1500美元體驗這副眼鏡的“眼鏡先驅(qū)者”們的要求。
雖然谷歌稱它仍致力于谷歌眼鏡的完善和發(fā)展,但是包括推特在內(nèi)的幾家公司已經(jīng)停止為其開發(fā)應用。谷歌眼鏡的開發(fā)者巴巴克·帕維茲(Babak Parviz)在2014年7月離開谷歌成了亞馬遜的副總裁,繼續(xù)他的科技探索之路。
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新興媒體研究主任詹姆斯·卡茨(James Katz)評價說:“谷歌眼鏡一來并不很實用,二來常常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自在。”
這能怪誰呢?谷歌并未在眼鏡面世前花費足夠的時間進行開發(fā),而是早早地拋出功能差強人意、戴著看起來裝腔作勢的測試版產(chǎn)品。
再者,谷歌認為只要有好的應用,就能立于不敗之地,這顯然是以偏概全了??赡苓@的確讓谷歌公司獲得了一些來自體驗者的寶貴建議,但它也遭到了各種各樣的批評。
那些“眼鏡先驅(qū)者”們被很多人稱為“眼鏡混蛋(glassholes)”。這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這項技術前途黯淡。
谷歌眼鏡的失敗不僅僅在于它怪異的外表。
正如卡茨所說,谷歌眼鏡的另一個大的失誤是其缺乏實用性:在日常生活中戴著一臺電腦在鼻梁上的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谷歌眼鏡有很多功能,比如拍攝視頻、方向指示、打電話、上網(wǎng)等,但又沒有把各項功能做到完美。
雖然外表怪異,但如果它具有令人驚嘆的功能,那還算是款成功的產(chǎn)品(即將面世的Oculus Rift虛擬現(xiàn)實頭戴式設備看來笨拙不堪,但人們?nèi)匀缓茉敢獍阉髟陬^上)。
或者,即使不具備完美的功能,只要它看起來不那么怪異,也會得到人們的認可。
但是,在我看來,谷歌眼鏡在兩方面都需要提升。谷歌眼鏡帶來的“只要看一眼就能獲得數(shù)字信息”的理念仍強烈地吸引著人們。雖然我使用谷歌眼鏡的時間不長,但在佩戴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它在某些情況下還是很有用的,比如當我在做飯或騎腳踏車時想要上網(wǎng),這時它派上用場了。
還有,我只需抬起頭就會看到菜單配料表,動一下眼珠就可以知道汽車下坡時是否超速。與智能手機相比,視覺顯示作為導航工具和實時翻譯助手更勝一籌。
除所上述功能之外,谷歌眼鏡可能還有更多有趣的功能。
可以感知你的動作并在你的視覺范圍內(nèi)提供相關信息的設備,對于輔助記憶和提高做事效率極為有用。這種設備一直吸引著像薩德斯·特納(Thad Starner)這樣的鐵桿粉絲,特納是美國佐治亞州的科技教授和智能眼鏡技術的先鋒,自從1993年以來一直研制并佩戴這類可穿戴設備。
研究者兢兢業(yè)業(yè),努力讓科技與眼鏡達到最完美的融合,又怎么能坐以待斃?
想象一下,若干年后的智能眼鏡外觀不再另類,鏡片可以顯示圖像,電子元件和電池隱藏在鏡架中,只需通過不經(jīng)意的動作、眼球移動、必要時利用聲音即可進行操作。
這樣的一款設備不會再讓你周圍的人不舒服了。它必會讓應用程序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出改變?nèi)藗兩畹膽密浖恚栌锰丶{的話來形容就是“贊爆了(killer existence)”。
技術融合
目前版本的谷歌眼鏡上突出的棱柱狀顯示器固定在用戶眼球上方,讓人無法視若無睹。開啟時,旁人能看見鏡面上的微小圖像;關閉時,顯示器就更顯突兀和礙眼了。
若能設計出一款更隱蔽的顯示器,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