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即就與工廠聯(lián)系,得到的回答是,工廠內的老化測試*室和充放電室全部燒毀。雖然員工曾試圖在火勢擴大前將火撲滅,但未能如愿。

1995年11月4日凌晨,穩(wěn)步增長的索尼電池業(yè)務遇到了重大危機。位于福島縣郡山市的電池業(yè)務子公司——索尼能源技術公司的鋰離子電池(LIB)的制造現(xiàn)場(第3工廠)發(fā)生了火災(圖1)。

150309li1.jpg

圖1:關于電池工廠火災事故的報道

《日經(jīng)電子》1995年12月4日刊報道了索尼郡山工廠正在接受老化測試的100萬塊電池被燒毀的消息。

那天,筆者剛巧從海外出差回國,在向妻子報平安的時候獲知了這個消息注。筆者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即就與工廠聯(lián)系,得到的回答是,工廠內的老化測試*室和充放電室全部燒毀。雖然員工曾試圖在火勢擴大前將火撲滅,但未能如愿。

*老化測試:LIB不是生產出來以后立即出廠,而是要在充電后放置1~2周。這叫作老化測試。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目的是找出摻雜有異物、發(fā)生了內部斷路的電池。這種電池在放置時的自放電多,電池端的壓降幅度大。根據(jù)這一性質,在放置一定時間后要檢測壓降,剔除壓降低于標準的電池。另一個目的是在負極的碳表面形成固體電解質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SEI)。SEI主要是電解液與支持電解質的分解生成物、碳表面的官能團等合成的薄膜,在老化測試過程中貼附于碳表面,具備阻隔電子、透過離子的固體電解質性質。LIB負極采用鋰化合物,原本就具有很強的活性,發(fā)生劇烈反應會引發(fā)事故。SEI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種反應性,遏制劇烈反應,起到確保LIB安全性的作用。

避免被列入“危險品名單”

第二天,筆者顧不得其他,徑直趕到了福島縣郡山。一到現(xiàn)場,就看到第3工廠廠房二層的南墻上有一個大大的豁口。因為充放電室沒有窗戶,消防水帶進不去,所以消防員只好用挖掘機在墻上開了個洞。轉到東側,眼前的景象更加慘烈。二層的墻壁全部被燒毀,可以看到變得漆黑的樓層內部??瓷先ゾ拖袷且粚雍腿龑拥陌讐χg夾了條黑帶,仿佛一面晦氣的白黑白三條旗。

因為室內的濃煙尚未散去,筆者當天沒能進入現(xiàn)場,第二天,也就是11月6日,警方和消防隊開始勘查現(xiàn)場。筆者當時的身份是索尼記錄媒體及能源公司能源部門電池開發(fā)部部長,與工廠的制造技術部、總務部和設施部的同事一同見證了勘查過程。

警方的技術搜查組確實名不虛傳,配備了專家,精準地從技術層面提出了問題。筆者從理論上逐條解釋了在既不充電也不放電的狀態(tài)下接受老化測試的電池不可能著火的理由。警方最終表示認可,得出了“無法認定是電池著火。目前尚無法確定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的結論。

之后,筆者頻繁地前往東京消防廳和郡山消防署,每當消防人員到工廠來的時候,也都向他們解釋LIB不屬于危險品。因為一旦被列入危險品名單,就會束縛日后業(yè)務的開展。在工廠內存放超過規(guī)定數(shù)量的危險品就要登記,運輸時還要在貨物上標注“危險品”的字樣。無論如何,都不能被戴上這頂帽子。

問題在于開發(fā)與制造的溝通

我們自己當然也調查了火災的原因。通常來說,電池的供貨檢驗包括多項安全測試。我們把測試項目中的“穿釘”和“擠壓”測試重新進行了一遍,并且調查了零部件是否存在問題(圖2)。

1426834932563334.jpg

圖2:LIB安全測試示例

安全性測試包括“穿釘”、“擠壓”等50多個項目。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網(wǎng)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wǎng))”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wǎng)或本網(wǎng)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wǎng)微信
鋰電池
中國電池網(wǎng)
空氣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