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雜志-中國電池網12月25日訊(肖何 陳語 北京、山東、深圳、寧波、上海報道)2015年,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全球氣候狀況將是史無前例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創(chuàng)了新高,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節(jié)能減排成為世界焦點,在全球碳排放比例中占據25%的交通排放,更會是接下來全球所有國家減排治理的重中之重。
2015年,全球汽車業(yè)正式開啟電動模式。從中國密集出臺了多達70份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以及規(guī)劃文件,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力度和決心。
2015年,中國新能源車的累計銷量將突破30萬輛,和美國一樣成為世界上銷售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國家。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行業(yè)迎來春天,一場席卷全球的電池爭霸戰(zhàn)已拉開。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在盤點電池行業(yè)國際新聞時發(fā)現,傳統(tǒng)的跨國巨頭早已將觸角伸向了這場席卷全球的新能源革命,而作為動力和儲能的主角——電池產業(yè)鏈力拔頭籌,巨量資金砸向電池。這無疑是對電池行業(yè)的重大持續(xù)利好!
風口已起,未來已來!
201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迎市場化元年
新聞主角:氫燃料電池
新聞回放:2015年似乎可以稱作氫燃料汽車市場化的元年。雖然一些車企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進行氫燃料汽車研發(fā)了,不過氫燃料汽車真正實現量產和上市則是近一兩年來的事情。
去年在各自的本土市場試水推出之后,現代和豐田旗下的首款氫燃料汽車今年以來陸續(xù)登陸歐美市場。在本屆東京車展上,本田加入現代和豐田的陣營,推出旗下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一些車企也在車展上秀出氫燃料電池概念車。還有不少車企表示到2020年將推出量產版氫燃料汽車,一些國家也在積極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氫燃料汽車或迎來井噴。
隨著社會和技術的進步,傳統(tǒng)能源日益枯竭,國內車企需要考慮得更加長遠一些,開始著手氫燃料技術研發(fā)了,他們不妨“抱團”研發(fā),就如同豐田與寶馬,戴姆勒與日產、福特,本田與通用都在合作研發(fā)氫燃料技術一樣,以分攤高額成本。
南京LG化學動力電池項目竣工投產 可供10萬輛電動車
新聞主角:LG化學
新聞回放:10月27日,位于南京開發(fā)區(qū)的南京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舉辦竣工投產儀式。該工廠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足足有3個足球場大小,不僅是LG化學在中國設立的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電池項目,同時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花費一年時間,體現了南京利用外資的高效率。
該工廠生產能力雄厚,可年產供5萬多輛純電動汽車(以一次充電續(xù)航里程達320公里的電動車為準)和18萬多輛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汽車(PHEV)使用的電池,并且采用“一條龍”生產模式,可迅速滿足當地顧客需求。
據悉,該工廠已吸引上海汽車、東風汽車、第一汽車等中國主流汽車制造商為其客戶,且從其他16家汽車制造商獲得電池訂單。南京工廠表示,爭取到2020年將生產規(guī)模擴至目前的4倍以上。
三星SDI工廠落戶西安 成首家外企進軍汽車電池市場
新聞主角:三星SDI
新聞回放:10月22日竣工的三星SDI西安工廠擁有年產4萬臺高性能汽車動力(純電動EV標準)電池的最尖端生產線,生產線涵蓋了生產汽車動力電池單元與模塊的全工藝流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其增長潛力也是最大,據預測全球汽車電池市場上中國的比重由2014年的4%將到2020年提升為20%。三星SDI預測,今后市場需求還會不斷擴大,屆時將增加生產線,計劃到2020年分多個階段完成約6億美元的投資,并實現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目標。
博世收購知名電池公司Seeo 看重輕量化鋰動力電池
新聞主角:博世集團、Seeo電池公司
新聞回放:9月1日,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知名汽車配件制造商博世集團成功收購了位于加州海沃德市的Seeo電池公司。據悉,該公司已經研發(fā)出能夠提升電動汽車2倍續(xù)航能力的新一代鋰電子電池。
Seeo公司主要研發(fā)可充電的鋰電池,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是美國能源部所屬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目前,Seeo公司是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唯一授權擁有核心專利的,能夠幫助博世大規(guī)模生產輕量化電池的企業(yè)。
另外,博世和Seeo還與日本著名的GS YUASA(湯淺)電池公司和三菱重工共同建立了新工廠,主攻高效輕量化的鋰離子電池制造。按照博世的說法,他們十分看好這一產業(yè),并認可GS YUASA(湯淺)在電池單元組方面的技術儲備以及三菱重工在工業(yè)基地建設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