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不同的車輛需求,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設計了不同的尺寸的車機,包括7寸、8寸和10寸等不同的尺寸。不同的設計和對應的模具,將能讓車機美觀地安裝在相應的中控臺位置。同時,這些車機都經過了寒暑、碰撞等非常嚴格的車規(guī)級測試,以保證其符合車規(guī)的要求。
另外,中國移動4G車聯網產品,通過4G網絡的協同式安全,還能夠降低事故率。這主要是通過基站與終端的協同式安全實現。當然,要做到協同式安全,需要大量的用戶才能實現,所以,目前協同式安全還只是概念階段。
發(fā)布會現場展示的新的工程機,和在高交會的工程機相比,兩者的界面又不一樣了,根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也還不是最終的界面,甚至連展示的OBD盒子也不是最終的產品。不過,現場展示的車機,和高交會的工程機相比,質感、HMI、操作的流暢度,有了不少的提升。
嗯,說到這里,那么中國移動將會提供哪些車輛的車機呢?本菌獲得的消息顯示,2013年銷量排名前20名的車型,都能購買中移動的4G車聯網產品并體驗到其服務。有興趣的車主,趕緊查查自己的愛車在2013年的銷售是否排名前20吧。
同行怎么看中國移動的4G車聯網產品及服務
作為通信供應商,中國移動發(fā)布的4G車聯網產品和服務,進軍到后裝車機市場自然也得到了來自同行的關注。
功能要減,HMI要提升
一位在后裝車機廠擔任要職的小伙伴說,從車機的功能來說,4G LTE車機提供的功能過多,偏重于流量服務的應用過多,這款車機解決不了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的問題。
功能過多,難以保證穩(wěn)定性。偏重于流量服務的應用太多,一開始就要用戶為流量買單,就難以迅速積累大量用戶。如果提供免費流量的話,就造成推廣成本過高。在這位小伙伴看來,車機功能應該作減法,而不是做加法,手機已經擁有的功能,就不需要車機再提供了,這樣才能控制成本,提高穩(wěn)定性。同時,車機上的功能也不應以數據服務為主,畢竟車機不是主要用于娛樂。
另外一位小伙伴則認為,4G LTE車機就是一個PAD,在流暢度不是問題的情況下,要花大力氣去做好HMI(人機界面),就目前的工程機顯示來看,HMI做得還是太差了,希望正式版本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
小結:
因為目前僅僅是一個發(fā)布會,能看到的是中國移動在車聯網的研究方向、目前進度以及部分產品力。至于中國移動最終動用什么樣的資源去推動這件事情呢?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將會通過京東進行線上銷售,通過龐大汽貿集團進行線下安裝,完成線上和線下的閉環(huán)。至于消費者最關心的費用,除了獲知車機售價1599元,OBD價格、流量方案并未確定。
運營商進入車聯網市場,擁有的自然是通信方面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4G網絡下,能提供低成本的流量服務。本菌認為,這也是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切入車聯網行業(yè)的核心優(yōu)勢。據悉,中國移動政企公司將會召開內部會議,商討如何推廣4G車聯網產品及服務。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1月份,我們就將能夠看到中國移動如何建立自己的核心賣點。
選擇在廣州車展媒體日當天發(fā)布,而且是在距離展館不到1公里,這樣的時間與地點,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難道這是希望進入前裝市場嗎?有這個可能,在發(fā)布會上,戴忠透露中國移動政企公司正在為某著名車廠,提供2015年前裝4G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