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5月,江淮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并不繁忙,貼在黑板上的排班表只標注了一輛車的生產計劃,但和此前在這里下線的愛意為電動車不同,這輛在5月13日開始組裝的電動車在充電系統(tǒng)上有明顯的改動。
“這并不是車輛的升級換代。”江淮汽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事實上,我們正按照美國的標準改裝這輛車,這是我們出口到美國的樣車?!卑凑沼媱潱局?,將有美國方面的負責人專程來檢驗樣車的性能,如果一切順利,首批訂單200輛將于本月開始生產,下個月正式出口到美國市場。
幾周之前,江淮在上海車展前的媒體發(fā)布會上宣布了電動汽車出口美國的消息。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佘才榮和美國電動汽車公司GreenTech Automotive Inc(以下簡稱GTA)市場運營總監(jiān)瑪麗安·麥克尼共同簽署了2000輛江淮純電動轎車的出口合作協議,首批將出口200輛。這宗被GTA董事長王曉麟稱為“中國電動車第一次如此大批量進入美國”的交易讓江淮和GTA成為輿論焦點。
雙贏機會
“或許,突然公布這個消息大家會覺得意外,但我必須要說,江淮是一家很踏實的企業(yè),我們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王曉麟坦言,自2012年起,兩家公司的高管就開始了戰(zhàn)略會談,包括多次互訪對方的裝配工廠,討論技術審核和市場規(guī)劃等內容?!拔冶救艘苍谌ツ昴曛械臅r候拜訪了左延安老先生、安進董事長、佘才榮副總經理等人?!?
在王曉麟看來,和江淮的合作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雙贏,“GTA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公司,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電動車的動力總成技術,而江淮有幾十年的造車經驗,在車輛底盤技術上非常扎實,若在電動汽車領域合作,雙方可以形成互補。”
對于在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域頗有建樹的江淮汽車而言,此番大批量出口美國,不僅在“功勞簿”上添了新的一筆,更圓了公司多年的“美國夢”。江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海外戰(zhàn)略中,公司對美國市場有規(guī)劃,但一直沒有太大進展,此次能夠借助GTA在美國的市場資源,以電動汽車進軍美國市場,也是完成了公司的希望?!?
GTA在我國或許鮮為人知,但在美國,它已經成為一家頗有名氣的開發(fā)、生產和銷售節(jié)能環(huán)保汽車的企業(yè)。2012年7月,GTA首款產品MyCar電動車在美國密西西比下線,同年,這款社區(qū)電動汽車(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根據美國法規(guī),這種車屬于低速汽車)就被選為201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官方用車,GTA則成為美國國防部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 MyCar是一輛微型的兩座轎車,而江淮愛意為則是三廂四座,從車型來看,雙方也能形成互補。
曲線入美
“誰不想去美國?去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是25萬輛,美國就達到12萬輛?!币晃粯I(yè)內人士如此評論,但中國的電動車再牛,如何打開美國——這個令自主品牌趨之若鶩又充滿挑戰(zhàn)的市場大門,是包括江淮在內的眾多自主品牌面臨的難題。
對于中國企業(yè)而言,在美國銷售電動汽車遠沒有想象的簡單。比亞迪自2008年開始部署進軍美國市場,但這一計劃一再被推遲,直到2010年底,比亞迪與洛杉磯市住房局簽約合作,引進7輛F3DM示范運行,使得這一計劃終于獲得突破。但是,直到目前,比亞迪電動車在美國市場依然是以小規(guī)模示范運行為主,并沒有大批量的銷售。
另一個自主品牌哈飛汽車在出口美國的道路上也遇到不小的挫折,其與美國CODA公司聯合研發(fā)了電動車并計劃批量出口到美國市場,但不久之前CODA公司的意外破產使哈飛電動車的出口業(yè)務被迫中止。
“雖然已有前車之鑒,但相信江淮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并非一時沖動。”上述業(yè)內人士說,與比亞迪、哈飛的情況不同,江淮電動車的出口形勢較為樂觀,其合作伙伴GTA更像是扮演了美國經銷商的角色,江淮既賺到了利益和名譽,也將成本和風險降到最小。
在電動汽車領域,2000輛并不是個小數字,“但這次與江淮的合作可以說風險幾乎為零,因為我們在與江淮簽約之前就已經取得了2000輛的訂單。”王曉麟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購買這批純電動車的都是公司和大宗客戶,與MyCar的客戶源相同。事實上,2000輛并不能滿足王曉麟的胃口,他告訴記者,這僅僅是今年的訂單,不是全部數字。“我們和江淮的合作將是長期的。”
降格低速
作為江淮和GTA戰(zhàn)略合作的第一步,基于江淮愛意平臺的2000輛電動車將被發(fā)往GTA的霍恩湖工廠安裝GTA動力系統(tǒng),此外,雙方的合作還將包括江淮產品平臺與GTA技術平臺相結合的5款電動轎車。
對于雙方的技術性合作,王曉麟坦言是為了更加符合美國的法規(guī)標準。此前,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的一篇報道稱,這款由江淮提供車輛底盤、GTA提供動力系統(tǒng)的五座轎車同樣是一款社區(qū)電動汽車,GTA公司將為其加裝19kWh的動力電池,使該車的續(xù)駛里程達到100英里。
由于美國對電動車的技術標準要求嚴格,國內一些企業(yè)想要向美國出口純電動汽車,卻因無法達到美國碰撞安全法規(guī)要求而不得不以“低速車輛”的形式銷售。根據法規(guī),這種汽車無法進入美國高速公路行駛。
以哈飛與CODA合作生產的電動車為例,該車自研發(fā)時就按照美國電動車的標準設計,并先后通過了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等機構的標準檢驗,達到美國汽車安全技術法規(guī)的要求,才得以在美國上市銷售。對于完全按照中國的相關標準制造的電動車而言,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在美國上市的硬性要求。
盡管這輛車在美國的名稱和售價尚未公布,但瑪麗安·麥克尼介紹,該車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將鎖定為日產聆風等最終售價低于2.2萬美元的電動車,所不同的是,這輛車將主打商務市場和大學、社區(qū)等機構,“可以肯定,我們今后會逐步為這輛車申請各種認證,讓這輛車能夠駛上高速公路?!爆旣惏病溈四嵴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