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在美國市場的豪華高端化,卻可以讓這些看似嚴重的問題變得相對簡單,畢竟“讓有錢人先電動起來”才能真正帶來電動車市場化。

豪華品牌電動車加速入華 直指高端車市場

短短一個月不到,中國或者說全球汽車業(yè)就被特斯拉入華和萬向收購菲斯科兩件大事兒所牽動,不得不說電動車這個一度是香餑餑,一度又是雞肋的產業(yè),終于到了眼球和市場買賬的階段。

過去在中國市場,一方面,依靠政策補貼、政策激勵這些自上而下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而且集中于低端車型的電動車完全激發(fā)不起市場的購買欲;另一方面,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成熟也成為阻礙電動汽車在華發(fā)展的絆腳石。如今,電動車在美國市場的豪華高端化,卻可以讓這些看似嚴重的問題變得相對簡單,畢竟“讓有錢人先電動起來”才能真正帶來電動車市場化。

“磨刀霍霍”直指高端電動汽車市場

其實早在一年前,萬向集團就擊敗江森自控,收購了美國A123鋰電池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菲斯科的電池供應商。如今,萬向集團競購菲斯科成功,在傳統(tǒng)汽車生產入門門檻較高的前提下找到了制造新能源汽車的突破口,矛頭直指高端電動車市場。

特斯拉,這個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的電動車品牌,曾經創(chuàng)造了一段傳奇的歷史。該公司的第一款產品Roadster在2008年實現(xiàn)量產,其第一批的1000多名客戶名單中包括布拉德·皮特、喬治·布魯尼、阿諾德·施瓦辛格以及谷歌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等,幾乎是一張全球財富&名人榜。而其投資人ElonMusk更具有傳奇經歷,成為《鋼鐵俠》托尼·史塔克的原型。由于產品基本面對高端用戶群,因此特斯拉在一個市場中的用戶規(guī)模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和富豪基數(shù),使得特斯拉比任何一家汽車企業(yè)都更著急進入。

主流豪華品牌電動車也加速入華

萬向集團和特斯拉的這兩個動作,大大刺激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促使寶馬、奧迪等主流豪華車品牌電動車也加速了入華的腳步。

去年的廣州車展中,華晨寶馬就推出了旗下新品牌之諾的首款車型之諾,也是當時國內首款本土化生產的高端電動汽車。寶馬i3全電動汽車將于2014年正式上市。隨著特斯拉的步步緊逼,寶馬推出i8油電混合動力轎車以吸引高端客戶。此外,奧迪純電動跑車R8e-tron也將于2015年前引入中國,大眾高爾夫電動版、e-up也將于2014年引入國內,追趕寶馬等對手的腳步。

而北汽集團也將加快發(fā)展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逐步實現(xiàn)北汽發(fā)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目前北汽已經推出一款E150EV電動車,未來還將與美國Atieva公司合作推出一款與奧迪A6L同等級的高端電動車。這也成為高端電動車即將掀動中國電動車市發(fā)展模式的一個佐證。

自上而下走不通高端電動車或成契機

2009年前后,國家通過政策補貼、政策刺激等自上而下的方式,確定了大力發(fā)展純電動汽車的路線,試圖跳過混合動力技術直接實現(xiàn)彎道超車。但發(fā)展3年后,由于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成熟,電動汽車進展平平。另一方面,此前電動車主要集中在低端車型,產品利潤率低,市場上也是叫好不叫座。事實證明,這種靠政策刺激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發(fā)展模式貌似走不通。

如今,當各豪華車企開始競相推出高端電動汽車,這可能成為“自下而上”發(fā)展電動汽車的一大契機。高端車型進入之后,很可能會有效刺激市場中的高端需求,進而靠市場來推動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此完成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自下而上”的變革。先不論特斯拉宣稱要“自掏腰包”在中國打造一個超級充電站網絡的計劃能否順利實現(xiàn),起碼此舉對完善全國范圍內電動車基礎建設是一個有力的促進。

不僅如此,對于特斯拉取得的成功,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羨慕不已。此前,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對外表示:“中國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能造出特斯拉?!笨梢?,只要找準定位、挖掘出有效需求,本土品牌電動汽車也有望實現(xiàn)自己的向上之路,并與國外主流豪華品牌一起,完成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另一種突破模式。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