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人使用在線服務,我們就越能受益,每5個人中就有4個能感受到這種益處。從全球來看,每3名消費者中就有1人參與到不同形式的分享經濟中。

三星手機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愛立信公司最近進行了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消費者相信智能手機會在5年內消亡。

愛立信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Lab)調查了10萬名客戶,遍及瑞典及其它39個國家,主要是想了解他們對未來科技的看法。近一半的調查者認為,到了2021年移動技術將成為過去時,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將取代智能手機的許多功能。愛立信消費者實驗室研究員麗貝卡·西德寧·阿朗斯通(Rebecka Cedering ?ngstr?m)表示:“在手里握一臺智能手機實際上并不方便。例如,當你開車時或者做飯時就不方便。在許多情境中顯示屏并不好。因此每2個人中就有1個認為智能手機會在5年之內成為過去。”

阿朗斯通還預測,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將擁有越來越多的休閑時間。阿朗斯通稱:“想像一下,你在觀看足球賽,你可以選擇從看臺的不同角度觀看比賽,甚至你可以從球場上觀看。購物也會改變,你可以用虛擬形式試穿,看看新鞋是不是合腳?!?/p>

根據(jù)調查,愛立信發(fā)布了《2016年10大消費者趨勢》報告,報告反映了24個國家11億人的觀點。愛立信消費者實驗室主管邁克爾·比約恩(Michael Bj?rn)說:“一些趨勢可能看起來有點未來主義,但從中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新的互動模式興趣濃厚,如人工智能和虛擬現(xiàn)實,甚至包括將互聯(lián)網嵌入家中墻壁或者我們自己的身體。這意味著我們將會看到新的消費產品類誕生,看到整個產業(yè)在轉移,以適應這種變化?!?/p>

蘋果手機

2016年10大消費者趨勢

1、生活方式中的網絡效應

越多人使用在線服務,我們就越能受益,每5個人中就有4個能感受到這種益處。從全球來看,每3名消費者中就有1人參與到不同形式的分享經濟中。

2、流內容泛濫

比起其它年齡段的人,青少年每天觀看的YouTube視頻更多。在16至19歲的青少年中,46%每天花1小時甚至超過1小時觀看YouTube視頻。

3、人工智能終結屏幕時代

即使沒有智能手機屏幕,人工智能也可以幫助人們與目標進行互動。每2個人中就有1個人認為智能手機會在5年內消亡。

4、虛擬變成現(xiàn)實

消費者希望在日?;顒又惺褂锰摂M技術,比如看體育節(jié)目和打視頻電話時。46%的人希望能打印食品。

5、能感知的住所

55%的智能手機用戶相信,5年之內將可以在住所的磚塊中安裝傳感器,監(jiān)視房屋狀況,如電的狀況。最終智能家庭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6、更智能的通勤服務

上班族希望能讓時間更有意義,他們不希望在上下班時無所事事。如果有個性化的通勤服務,86%的人會考慮使用。

7、緊急服務

在獲得緊急救援服務時,社交網絡可能會成為優(yōu)先選擇的方式。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6個對災難信息APP感興趣。

8、用傳感器強化身體機能

利用內部傳感器可以監(jiān)測我們的身體,它們可能會成為新的可穿戴設備。每10人就有6人希望通過技術強化自己的感覺感知能力,如視力、記憶力和聽力。

9、一切都會被黑客攻擊

大多智能手機用戶相信黑客和病毒將繼續(xù)成為問題。幸好,每5個人中就有1人愿意更加相信被攻擊的組織,相信它們會在遭受攻擊之后解決問題。

10、網民記者

消費者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分享了更多信息,他們相信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增強了。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相信在網上抗議腐敗的企業(yè)比去警察局影響更大。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智能手機
愛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