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件事情在科技圈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第一件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閱兵活動,展示出了很多尖端的科技武器;第二件是小米手機的虛假營銷,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引起了不小的反思;第三件則是央視曝光“蘋果、三星等手機的拍照功能未符合相關要求”,引起了業(yè)內不小的反響。
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的是第三件事,即央視曝光蘋果、三星等手機的拍照功能未符合相關要求。關于這件事情的背景資料,各網站、論壇、微博、朋友圈都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介紹,關于事件解讀的各類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不過大部分探討的文章都著眼于對央視曝光事件的不專業(yè)性進行“批評”,也就是說央視在還沒有具體針對于智能手機拍照功能的相關國家標準的前提下,以更高要求的其他標準作為參照,對所選的這些智能手機進行了測試。簡單地說,就是央視將50公斤級擂臺賽的選手拉到了100公斤的擂臺上比賽。這就導致一些專家、機構就此批評央視的非專業(yè)性。但是,我卻一直在想:央視是真的不懂、不專業(yè)嗎?不過以我對央視的了解來看,這個問號似乎難以成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央視在做一些調查、曝光之前,就一些與技術方面的問題,是會找相關的專家進行論證的。憑借其相對嚴謹的新聞論證體系,央視在正常情況下,出現這樣“烏龍”行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那么,央視這次搞出這樣一個看似“烏龍”的事件,其背后的醉溫之意到底在哪里?我認為,央視并非為了“黑”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而是為了提醒國產手機。我們從曝光的品牌中可以看出,幾乎當前的國產智能手機的熱點品牌都缺席其中。
其實,央視非常清楚,盡管當前國產手機的鼓吹一浪高過一浪,但是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相比,不論是產品的研發(fā),還是整個產業(yè)鏈上的技術,客觀地說,都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的,即使我們在一些單點的技術上或許存在著領先的方面。目前,就技術層面而言,看得見的國產手機品牌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華為一家。那些所謂“迷信”著粉絲經濟和“信奉”著互聯網思維的手機品牌,扒開其外衣一看,除了手機外殼等部件是國產的,核心關鍵部件不是日韓,就是歐美的。在銷售價格上,則借助于資本的力量進行瘋狂的價格戰(zhàn),致使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產品銷售堪比菜市場的價格戰(zhàn),就差按稱斤銷售了。
其實,決定著整個智能手機的核心關鍵成本,都掌握在所鼓吹的這些國外品牌手中。于是,我們就看到一種非常糟糕的局面,那就是我們的民族在為全世界的人們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我們在采用國外品牌核心零部件的時候,把大部分的收益都支付給了這些品牌,然后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做“互聯網思維”,以此聊以自慰:一邊做著搬運工,一邊倒貼錢進去追求所謂的出貨量。同時,還將這些低價策略的智能手機搬到了更多的其他第三世界國家。
過去,我們一直在討論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在干著產業(yè)分工的最后一段,也就是制造,這是最辛苦,也是最沒有利潤的一段。而今天,我們的國產智能手機,本以為可以借助于互聯網爭取新一輪的產業(yè)分工,結果在鼓吹、倒騰了這幾年之后,回過頭來仔細一琢磨,發(fā)現我們干的事情比過去世界工廠的定位更糟糕。警鐘已經敲響,央視這次拿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手機來說事,其醉溫之意就是為了給當前的國產手機泡沫降降溫。
有智慧的行為
冷靜下來,仔細琢磨這次曝光事件的背后,我們可能會發(fā)現央視行為的智慧。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地位的媒體,其言論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作為輿論的風向標,面對當前互聯網+的浪潮,更需要在輿論上引導著正確的方向。那么,對于當前的國產智能手機熱,正如我們心里很明白一樣,央視已然清晰地認識到當前國產智能手機的這種“泡沫”局面,如果不加以制止,小則影響整個智能手機產業(yè)發(fā)展,大則影響整個中國制造轉型的氛圍。
對于當前的智能手機產業(yè),稍有關注的人可能都看得出來其中存在的問題。換而言之,大家都不傻,自然相關的主管部門也不傻。如果我們不能靜下來在產業(yè)鏈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形成屬于自己強大的核心技術,那么我們的整個產業(yè)將是岌岌可危的。
面對這樣一種局面,央視心里盤算,一旦曝光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或許能讓大家有所聯想,那就是連國際品牌都有問題,那么我們的國產智能手機的問題必然更為嚴重,可謂是迂回戰(zhàn)略。相反,如果直接把巴掌拍在國產手機品牌上,也就是說這次直接選擇國產手機品牌做為曝光點,無疑會對當前正處于狂熱狀態(tài)下的這些民族企業(yè)帶來致命的傷害。因此,央視對此事件所做的藝術化處理,即以“指桑罵槐”的方式來提醒當前的國產智能手機熱,可以說還是很有智慧的。
我們是時候要回歸到科技產業(yè)的本質上,也就是核心的技術層面上了。因為不論是從硬件層面,還是從軟件層面來看,當前的國產智能手機,尤其是小米、樂視、錘子等所謂的互聯網新興品牌,都存在著缺少一只手機的致命問題。因為從里到外,沒有一樣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央視這次通過選擇蘋果、三星等品牌,以拍照系統為切入點,正是不痛不癢的從側面來提醒國產智能手機,如果再不做出些改變,或許下一場315將成為部分國產品牌的“舞臺”。
與國家信息安全戰(zhàn)略不吻合
央視之所以選擇在閱兵之前對手機事件進行曝光,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當前國產智能手機產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嚴重背離了國家信息安全戰(zhàn)略。2014年2月27日,中央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主要就是為了在現代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我們國家的信息安全,這個其中智能手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梢哉f在過去的PC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基于PC機產生相關的數據信息;但在移動互聯網的今天,我們很大一部分的數據是基于智能手機產生的,包括一些遠程的控制行為與信息交流行為,如果我們不能掌握智能手機的核心技術,繼續(xù)像今天一樣選擇高通的處理器,選擇谷歌的安卓系統,后果是非??植赖?。
可以簡單地想象,如果我們的部隊系統大量地使用小米手機,其后果是什么?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那就是美國人將連向中國派遣間諜的事都省了,因為我們所有的信息只要經過高通的處理器,他們就能輕易獲取。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德國人才迫不得已要搞工業(yè)4.0,因為德國人發(fā)現在大數據時代,所有的移動終端數據幾乎都掌握在美國人手里。所以,德國要想獲得優(yōu)勢,剩下的機會就是從其自身的制造優(yōu)勢出發(fā),從制造端的信息開始掌握相關的數據。簡單地說就是,既然終端產品的相關數據被美國人掌控了,那德國人只能辛苦一點,從零部件開始來掌控數據,然后通過數據分析達到掌控終端產品相關數據信息的目的。
我們?yōu)槭裁匆阒袊圃?025,為什么不直接引用德國的工業(yè)4.0或者美國的工業(yè)互聯網技術呢?其核心也就是信息安全。我們面對移動互聯網的今天,以及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暫且拋開產業(yè)分工的問題,僅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我們國家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產業(yè)上,如果繼續(xù)這樣雕花、鼓吹下去,在美國人眼中就是種“裸奔”。因為我們的數據,一邊嫁接于谷歌的安卓系統,一邊嫁接于高通處理器,不論出貨量有多高,太平洋對岸所掌握的數據遠大于我們自身所掌握的數據。因此,面對當前這種與國家信息安全戰(zhàn)略不吻合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央視的這樣一次曝光既委婉又深刻。
閱兵式給人們的內心帶來的觸動還在蕩漾。在抗日戰(zhàn)爭的年代,科技實力的落后讓我們這個民族飽受了摧殘,也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一個民族的強大依靠的是科技實力的強勁。而回顧我們今天的智能手機產業(yè),我們頗有點不寒而栗,因為我們又走上了“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 為我們造的階段”。閱兵的激動能否讓國產手機品牌的相關領導者反思,并付諸于行動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