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汽集團同時發(fā)出公告,雙方將共同出資設立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比亞迪和廣汽分別按51%和49%的持股比例分期注資。
據了解到,該公司始于今年4月份雙方在從化明珠工業(yè)園建設的“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總部、出口基地和研發(fā)中心”項目——除了滿足雙方的合作所需的廣東本地使用之外,該工廠未來還將面向海外市場。
這一消息為最近炙手可熱的新能源客車領域再添一把火。
眾所周知,隨著大氣污染的加劇和政府治理決心的堅定,新能源汽車2014年從“王謝堂前”飛到尋常百姓家的趨勢,新能源客車逐漸由“示范應用”向“推廣應用”過渡。
今年7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而且,年初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的城市和地區(qū)也即將陸續(xù)出臺補貼細則。
這些措施一方面將擴大新能源客車市場的規(guī)模,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打破客車行業(yè)原有的市場格局。換句話說,隨著新能源客車市場的火爆,不斷有新來者如比亞迪、萬向等進入這一領域,原有的“一通三龍”領先市場的局勢能否延伸至新能源客車時代,現在來看,充滿不確定性。
比亞迪:雖只有一款產品但具備整體優(yōu)勢
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做電池出身的比亞迪,毫無疑問是領先者。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2.05萬輛,而比亞迪上半年就銷售新能源車6748輛,占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為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貢獻銷量的不僅包括乘用車“秦”、e6,還包括旗下純電動大巴K9。據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透露,2014年1~4月,比亞迪電動大巴K9訂單約達2000輛。
此外,今年7月份,比亞迪還在巴西投資設立首座電動大巴工廠,并成立研發(fā)中心和原型車制造中心,首期投資將達到2億雷亞爾(巴西貨幣,約合9100萬美元)。
記者了解到,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比亞迪目前只有純電動大巴K9這一款車,國內主要在深圳、西安、南京、長沙等城市運行,同時,還出口到香港、美國、德國、英國、荷蘭、波蘭、智利、中國臺灣等地投入運行或者試運行。去年5月,比亞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蘭開斯特市開設生產工廠,該工廠于今年4月底下線并交付了首批兩輛電動巴士。
業(yè)內人士分析,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比亞迪雖然只有一款產品,但其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首先比亞迪占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之一——電池技術,K9搭載的是比亞迪自主研發(fā)的磷酸鐵鋰電池,充滿電工況下續(xù)航里程達到250公里;其次,通過插電式混合動力F3DM、秦和純電動車E6,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研發(fā)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其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電池、電機、電控等產業(yè)鏈也非常完善;再次,比亞迪具備IT代工的經歷,使其在汽車電子、汽車智能化等方面先人一步,這對其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競爭來說,也是優(yōu)勢所在;最后,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品牌優(yōu)勢,也使得其進入新能源客車市場時更容易被信任、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