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循序漸進的能力提升,引進強援無疑是提升球隊實力的最快通途。如今的中國汽車產業(yè)似乎也打算用同樣的辦法,達成此前定下的在2015年前推廣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而近來火熱的特斯拉則有望成為首批引入的外援。在近日特斯拉C E O馬斯克結束的中國之行中,他不僅與工信部部長苗圩、科技部部長萬鋼分別會面,還獲得了上海市政府提供的免費牌照的“大禮”。事實上,特斯拉的引入僅是一個開始,近期各方競相為進口新能源汽車“背書”的舉動,預示未來有關部門將對外資車企在華新能源汽車推廣規(guī)劃點亮“綠燈”。
讓人“嫉妒”的特斯拉
特斯拉CEO馬斯克三天中國之行得到的禮遇,很可能讓許多國際汽車巨頭的CEO都覺得嫉妒。馬斯克不僅通過向首批車主交付訂單,順利“點燃”了國內最具標桿意義的兩座新能源汽車消費城市—北京和上海,還通過與工信部部長苗圩、科技部部長萬鋼(這兩位部長被外界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重要制定及執(zhí)行者)的分別會面,為特斯拉引入中國尋求到政策上的鼓勵。
此外,現任上海市市長楊雄還對馬斯克表示,2014年上海將向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純進口電動汽車開放3000個免費新能源汽車牌照,并指示現場的交通局及新能源汽車管理辦公室盡快配合特斯拉完成后續(xù)事宜。上海今年3月私企車牌拍賣價一度突破12萬元,私人車牌拍賣價也曾突破過9萬元。因此,其為進口新能源汽車提供的免費汽車牌照相當于上海地方財政給特斯拉買家特殊的補貼。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此類政策首次對外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進行開放。
無獨有偶,4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A PE C第20次汽車對話會議上表示,中國鼓勵國內外企業(yè)和國際機構共同參與中國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如此種種,都顯示著中國對于進口新能源汽車的態(tài)度正在發(fā)生轉變。
此前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一批批開放的新能源車目錄里,沒有一輛進口車型,甚至極少合資車型。對此,大眾中國CEO海茲曼表示,希望中國新能源汽車給予的扶持政策能夠對進口新能源車一視同仁,方便中國消費者購買。
“上海對特斯拉給予免費牌照的政策優(yōu)惠,可以幫助特斯拉的產品加快在當地落地銷售并迅速上量”,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鐘師告訴南都記者,雖然上海此次給出的優(yōu)惠意圖為特斯拉未來在上海啟動國產化增加籌碼,但更重要的是,上海希望諸如特斯拉這些商業(yè)模式相對成熟、產品較為成熟且市場關注度極高的進口新能源汽車助其完成既定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
“認領”的任務
事實上,不僅是特斯拉,此前外資車企新能源汽車產品被扶持政策“遺忘”的局面也有望很快得到改觀。
2012年公布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中指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然而,中汽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42輛。如果要在2015年實現50萬輛目標,則需要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銷售48萬余輛新能源汽車。為了盡可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進入2014年各地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規(guī)劃競相出臺。繼北京、上海分別宣布其在2015年將達成3.5萬和1.3萬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后,4月29日廣州也宣布其今年內計劃推廣3000余輛新能源汽車,至2015年計劃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1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