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經過去,2014年的汽車市場大幕已經開啟,伴隨著天津限購、限行政策的發(fā)布,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應該說這樣的政策對于市場來說不是好消息,但隨著各大品牌已經開始重視2、3線市場,因此對于2014的整體銷量我們仍持樂觀態(tài)度,預計仍會有10% 的增長,具體預測如下:
1、201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預計增長10%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今年 1-11月,汽車產銷1998.93萬輛和1986.01萬輛,同比增長14.34%和13.53%。其中乘用車產銷1630.29萬輛和1615.18萬輛,同比增長15.78%和15.10%。
汽車市場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qū),東部沿海地區(qū)01—08年汽車增長速度非常快09年到現(xiàn)在快5年時間了,這5年汽車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中部地區(qū),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山西、內蒙省、自治區(qū)。2014年中國汽車市場10%的增長力來自于這些省的市場購買力正在從省會、省中心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或者三、四線釋放。2014年乘用車市場仍將以10%左右的年均速度增長,這個增速并且會保持3年。
2、小排量增壓、混動、電動三駕馬車并行
從長遠來看,混合動力、電動車、氫動力等等肯定是終極發(fā)展方向,但這些技術受制于電池技術或氫的存儲問題,在未來10-20年內很難形成真正的產業(yè)化。因此如何真正有效的提升現(xiàn)有汽油發(fā)動機的效率、提升混動的性價比、電動充電設備的完善就是短期內各大廠商和政府必須解決的問題。
而目前市場中,以德系車為主導增壓發(fā)動機解決方案基本占據主導地位,小排量增壓發(fā)動機受到各大廠商推崇。而日系車尤其是豐田則主推混合動力技術,旗下眾多車型都有混動車款。而電動車則由于特斯拉而備受關注,明年寶馬i3、比亞迪戴姆勒騰勢電動車都將推向市場。
2014年綠色汽車會形成小排量增壓、混動、電動三駕馬車的拉力。
3、油價升降基本實現(xiàn)與國際市場接軌
12月12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04元和0.05元,調價執(zhí)行時間為12月12日24時。這是自今年2月15日第一次調整油價后的第十四次價格調整。
按照成品油定價新機制要求,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jié)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國際油價的大幅變化,國內油價也會相應做出反應,經過多次的價格調整目前新機制已經逐漸運轉成熟。2014年中國汽車油價將與國際油價基本實時接軌。
4、合資自主市場降溫將成趨勢 淘汰車難獲消費者青睞
去年“合資自主”已經被冠以了“淘汰車型替代品”的頭銜,廣汽本田首款合資自主產品理念可謂是解開了合資自主品牌的神秘面紗,這款基于老款三廂飛度改造而來的產品。而除了日產啟辰外,其他合資自主車型并未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合資廠商發(fā)布合資自主品牌的熱情也在趨冷,把淘汰的舊車型放到合資自主上顯然不是合理發(fā)展的大趨勢。而且部分合資自主被定義為新能源車,比如一汽豐田和北京現(xiàn)代。從現(xiàn)在的合資自主車近況來看,廠商們的熱情已經大不如前,相關的產業(yè)政策也并未向這個方向傾斜,“合資自主”在今年將降溫,明年或將終結。
5、限購限行大勢所趨 將有更多城市加入
2013年12月15日晚,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從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必須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并將自2014年3月1日起按車輛尾號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擁堵、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很多大城市不得不面對的大問題,天津也是以此理由成為又一個加入限購的城市。而2014年深圳、杭州、成都、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大連等8個城市均存在實施限購的可能性,這就是中汽協(xié)公開反對聲明的契機。數據顯示以上8個城市限購政策一旦實施,將造成當地汽車銷量25%左右的下降,直接減少汽車銷量40萬輛左右,約占國內全年汽車銷量比重的2%。但相比10%增長的預測,即使抵消2%增長,中國車市今年仍很樂觀。
6、豪華車市場下探二、三線城市 擠壓低端品牌市場
以往我們提到二、三線城市,更多的認為那里是自主品牌的戰(zhàn)場,而隨著汽車增速放緩、汽車限購政策等,豪華品牌在固守一線城市的同時,開始向二、三線市場開拓。對于汽車廠家來說,誰抓住了二三級市場,誰就有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限購政策令一線城市銷量難有提升。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進行了品牌策略調整,加快向二三級市場營銷布局的步伐。
2014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布局二、三線城市,以及二、三線車市購買力的增強,豪車將順勢搶灘這些新興區(qū)域市場。這樣的趨勢下,自主品牌以及實力不強的合資品牌將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
7、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 將會是一個剛需市場
據統(tǒng)計,2000-2012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由25.17萬輛上升到近480萬輛,增長了近20倍,去年全國二手車成交量將增長20%-25%,接近600萬-650萬輛。據中國商務部統(tǒng)計,目前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占整個市場銷售量的40%左右。與此相比,德國二手車交易量所占比例達到60%,而英國更是高達75%。,由此不難看出,中國二手車市場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不少曾經的新車已經使用超過5年,由于房產、汽車限購政策的實施,為換新車不得已要出售自己的舊車,這將促使二手車交易更加的活躍,以北京為例,由于實行限購政策,北京的二手車交易量已經超過新車。由此預測,2014年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需求會處在剛需階段。
8、SUV和MPV市場熱度將持續(xù)升溫 維持增長態(tài)勢
2013年上半年關注指數顯示,SUV級別關注指數同比增長36%,一舉超越緊湊型車,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車型級別。同時,中大型車、豪華車、緊湊型車、MPV車型關注指數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消費者對于高端車的關注在不斷提升。而從銷量來看,今年1-11月,乘用車共銷售1615.18萬輛,同比增長15.10%。這其中SUV車型銷售267.39萬輛,同比增長49.11%,多功能乘用車(即MPV)銷售114.41萬輛,同比增長1.5倍。
而SUV、MPV依靠其實用性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尤其是MPV,可以看到同比增長達1.5倍,相比轎車這個市場潛力依舊巨大。SUV和MPV的增長也從側面說明消費者用車需求的多元化,以往在汽車市場追隨式的消費模式已經逐漸的淡化,這其實也是消費者消費觀念成熟的表現(xiàn),相信2014年SUV、MPV市場依舊將延續(xù)這個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雖然目前市場中新車型越來越多,競爭也日趨激烈。
9、汽車產業(yè)整合加速 即將進入“蜜月期”
今年11月份,北汽集團以不足1億元的價格兼并重組江西昌河汽車。根據雙方協(xié)議,北汽將持有江西昌河70%股份,到2017年末計劃累計投資約130億元,實現(xiàn)整車產能50萬輛,全產業(yè)鏈年營業(yè)收入達到500億元。隨著進一步的發(fā)展,北汽還將繼續(xù)擴大昌河汽車的產業(yè)規(guī)模,建設合資新基地和自主品牌戰(zhàn)略基地,使昌河達到產銷整車100萬輛、實現(xiàn)全產業(yè)鏈1000億元的營業(yè)收入,進入“百萬千億”企業(yè)級別。北汽成為繼廣汽后,又一家通過并購重組加速發(fā)展的車企。
汽車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四大)等大型汽車企業(yè)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兼并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四小)等汽車企業(yè)實施區(qū)域性兼并重組;并制定了“新建汽車生產企業(yè)和異地設立分廠,必須在兼并現(xiàn)有汽車生產企業(yè)的基礎上進行”的政策紅線。相比四大,北汽、廣汽等企業(yè)在并購重組方面走在了前列,而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則是聯(lián)姻后的“蜜月期”,能否順利度過這段時間將考驗這兩家企業(yè)的管理層,希望長安與昌河曾經的罷工事件不會再次上演。
10、各大品牌新車、新技術全球同步漸成趨勢
根據銷量統(tǒng)計,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銷市場,無論是豪華高端品牌、合資車企、自主品牌,都不得不對中國市場特別對待,據網上車市統(tǒng)計,2012年共有82款全新新車上市,其中轎車54款、SUV車型20款、MPV車型8款,而2013款這個數字被刷新到了112款,平均每3.2天就有一款新車推出。
另外,在技術層面中國市場也不再是撿別人淘汰的技術了,越來越多的車型全球同步開發(fā)、同步引入到中國市場,甚至專為中國研發(fā)新車型。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4年,相信新車的投放數量不會有所減少,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不僅是中低端市場,高端豪華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預計新車投放量仍會有10%以上的增長。
結束語
中國汽車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高速發(fā)展,最近幾年發(fā)展速度已經逐漸放緩,對于一些不利于市場發(fā)展的政策消化能力也在逐漸加強,曾經的各種補貼退出市場后,相關車型銷量并未受到太多的影響。而上述的一些關于市場的預測是否準確,到2014年底請網友們再來證明我們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