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大省山西的經濟支柱皸裂凋敝之際,祖籍晉城的中國臺灣地區(qū)首富郭臺銘馳援,送上助力經濟發(fā)展的“及時雨”。
9月3日,第二屆晉商大會召開,臺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總裁郭臺銘衣錦還鄉(xiāng)并出席致辭。郭臺銘表示,鴻海將在山西進行投資,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發(fā)展電動車產業(yè)。此舉意在協助山西省從能源輸出產業(yè)轉型升級,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共同邁向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郭臺銘還透露,今年鴻海在山西新增投資金額將超過50億元人民幣。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近來多位省部級官員因反腐行為“落馬”,官場“地震”不免波及經濟領域。
根據臺灣《聯合報》9月4日報道,郭臺銘在致詞時說,山西一直都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能源輸出省。單一的能源輸出對經濟發(fā)展不利,能源要做更有效地運用,應該在山西打造循環(huán)經濟,“當地未來的煤層氣不要出口”,有效利用山西能源轉換成科技產品,甚至可以直接做垂直整合,打造電動車。
鴻海在電動車領域布局多年,此前美國特斯拉公司(Tesla)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Elon Musk)表示說,“未來特斯拉將擴大與鴻海合作”。鴻海已為特斯拉供應零部件約5年,這句話猶如給郭臺銘吃下定心丸。在今年股東會上郭臺銘透露,選定臺中做為電動車的生產基地,把中國臺灣當成實驗戰(zhàn)場,引進最好的科技與模式,全力進軍電動車產業(yè)。
郭臺銘還指出,鴻海科技集團在山西耕耘了10幾年,分別在太原和晉城投資了兩個廠區(qū),累計投資金額200億人民幣。郭臺銘總結鴻海在山西的成績說,今年富士康在山西的產值將會超過600億人民幣,員工人數達10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自十八大后,在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發(fā)布的消息中,已至少有31名山西省官員落馬,其中包括7名省部級官員。被帶走調查的張新明是山西前首富,號稱是“三晉第一煤老板、山西賭王、山西地下組織部長”,有報道稱他為自保牽出了兩位該省的省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