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供求關系得到徹底扭轉,六氟磷酸鋰價格自10月份以來扶搖直上,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

中國電池網于清教一行在金牛電解液調研

中國電池網創(chuàng)始人/CEO于清教一行在天津金牛電解液調研

鋰電池電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鋰鹽)自10月份以來高達100%的猛烈上漲,令電解液廠商壓力倍增。鋰電池電解液價格雖也有小幅上漲,但難以覆蓋六氟磷酸鋰成本的大幅上漲,毛利率直線下滑。中國證券報記者赴一線調研了解到,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1月份,隨著老訂單的執(zhí)行完畢和新訂單的簽訂,承受六氟磷酸鋰價格快速上漲壓力的鋰電池電解液價格有望迎來一輪漲價潮。

在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鋰成本壓力一時難以緩解的情況下,向上游原材料延伸,化解成本壓力和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正成為鋰電池行業(yè)內共識。據了解,六氟磷酸鋰的擴產周期長達一年半之久,雖然10月份以來各大六氟磷酸鋰廠商紛紛擴充產能,但2016年六氟磷酸鋰新增產能仍然十分有限,供需缺口將持續(xù)擴大,六氟磷酸鋰價格將保持強勢,從而對電解液的價格形成有效支撐。

鋰電池電解液漲價在即

在鋰電池四大原材料中一直處于話語權弱勢地位的電解液廠商將不得不在即將到來的明年1月份新訂單訂立之時挺直腰桿,向下游鋰電池客戶明確要求提高電解液訂單價格,以減輕成本迅速上漲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這一壓力主要來自于電解液最核心的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價格的連番上漲。今年年初,六氟磷酸鋰的價格還只有8.5萬元/噸,處于歷史低谷。隨著今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爆發(fā)式增長,動力鋰電池及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猛增,從而帶動作為電解液最主要原材料的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快速上漲。特別是10月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扶搖直上,從10月前的9萬元/噸左右漲至目前的20萬元/噸左右。12月14日,九九久甚至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六氟磷酸鋰產品最新銷售價格已超26萬元/噸。

除了供需緊張的原因,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對六氟磷酸鋰的價格產生了傳導作用。從六氟磷酸鋰的成本構成來看,碳酸鋰約占30%-40%。也就是說,碳酸鋰每提價10000元/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成本將提升3000元-4000元/噸。在經歷了前9個月的平穩(wěn)上升期后,碳酸鋰的價格自10月份以來進入直線拉升期。生意社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12月22日,四川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酸鋰報價上調,目前工業(yè)級報價105000元/噸,電池級報價120000元/噸,每噸較前期上漲10000元,貨緊價堅,相比9月底55000元/噸的均價,漲幅超過100%。

在鋰電池電解液的生產成本中,六氟磷酸鋰大約占50%。與六氟磷酸鋰10月以來高達100%的漲幅相比,部分電解液廠商僅在10月底11月初隨行就市將電解液出廠價格上調了20%-30%,“我們上調電解液出廠價格的時候還遭到了下游客戶的反對,因為當時還處于交替階段,有的廠商拿到的六氟磷酸鋰價格高,有的拿到的價格低,大家的電解液出廠價不一致。但現(xiàn)在六氟磷酸鋰上漲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下游客戶也就接受了電解液漲價的現(xiàn)實?!蹦畴娊庖荷鲜泄矩撠熑烁嬖V中國證券報記者。

不過,這并不能緩解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給電解液生產成本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一線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目前很多電解液廠商的毛利率已經從25%-30%下降到10%-15%,已接近盈虧平衡線。在履行完今年的訂單后,明年1月的新訂單價格進一步上調或已不可避免。

據了解,對于下游鋰電池客戶而言,由于電解液在鋰電池總成本中占比不大,訂單價格的上調也并非不能接受。從鋰電池的生產成本來看,電解液約占電芯成本的15%,占整個電池組的8%-10%。如果六氟磷酸鋰的價格上漲100%,電解液價格相應提高50%的話,傳導到整個電池組的成本也僅提高4%-5%。實際上,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有下游客戶在訂單結束后已主動加價,以保證電解液的供應。

鋰鹽產能瓶頸短期難解

受制于產能瓶頸,六氟磷酸鋰價格強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這也將對電解液的價格上漲形成強烈支撐。

按照今年中汽協(xié)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數(shù)據以及明年的增長預測可推算得出,今年國內電解液的需求在8萬噸-9萬噸,對應六氟磷酸鋰的需求量在1.25萬噸左右;明年電解液的需求在15萬噸左右,對應六氟磷酸鋰的需求在1.8萬噸左右。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車
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