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廠商們目前都在尋找到更好的充電方式,比如太陽能充電是不錯的方法,畢竟與智能手機相比,可穿戴設備暴露在陽光下的機會更大;另外就是利用人類本身活動產(chǎn)生的能量為可穿戴設備充電,也是非常好的方法,甚至還有通過吸收人類體表毛孔、皮膚的體溫來轉(zhuǎn)化電能,我們都看到過許多報道。
材料傳感器
可穿戴設備已經(jīng)覆蓋到了服裝領域,不過這種輕量級的織物似乎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是一件麻煩的事情。目前市面上的各種相關產(chǎn)品,從可根據(jù)穿戴者移動強度自動變形的仿生胸罩,到可反射體熱讓用戶保持暖和的納米線衣服都有涵蓋。
如果將各種傳感器內(nèi)置到我們所傳衣物的布料中,那么就可以在任何時間都起到追蹤的作用,而不用時刻都在手腕上帶著腕帶。而服裝廠商們甚至可以直接在出廠之前就將傳感器內(nèi)置到布料中,消費者使用起來也更容易。不過目前來看,這個過程還是非常漫長。
石墨烯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能夠看到關于石墨烯技術的新聞。這種神奇的材料時刻都存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可能性。石墨烯是一種納米材料,由單層排列成六角形的碳原子制成,它是研究顯示屏、電池甚至是仿生植入器的研究人員的首選材料。它很柔軟,透明,比鋼鐵堅硬,且比硅更導電。這種單一原子的超薄材料可以像上面提到的那樣直接嵌入到服裝上,徹底影響服裝行業(yè)。
今年早些時候,三星舉辦大型活動展示了其先進技術研究所的進展,聲稱能夠制造大量可導電的石墨烯;Plastic Logic公司和劍橋大學開發(fā)出了首款基于石墨烯的柔性顯示屏;就連比爾·蓋茨都已經(jīng)投資公司研發(fā)內(nèi)置石墨烯材料的避孕套,都顯示了這種材料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而它的種種特性不是最適合可穿戴設備嗎?
3D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同樣對可穿戴設備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耳塞、假肢,各種千奇百怪的可穿戴設備都可以成為3D打印技術制造的目標,只要有3D掃描儀和3D打印機,就連普通人都有可能在家中制造一款屬于自己的可穿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