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于1980月12月12日首次公開招股(IPO),發(fā)行價22美元,共計出售了460萬股股票。這次IPO融資額度高于自1956年福特汽車(Ford Motor)上市以來任何一次IPO融資規(guī)模,并且當時立即創(chuàng)造了300位百萬富翁。
截至當天結束,蘋果市值達到17.78億美元。而33年后,該公司市值增長幅度超過15497%,達到5040億美元。
1980年代的蘋果
隨著上市而獲得融資,蘋果開發(fā)了Lisa和Macintosh。1980年代的10年期間,蘋果在進行季度派息的同時其股價增長了199%。
1990年代的蘋果
在1990年代,一家法院裁定將蘋果Macintosh相關產品及知識產權轉移動微軟。于是蘋果股價下跌,蘋果停止支付股息,媒體稱蘋果“陷入困境”。
在蘋果處于最困難時候,史蒂夫·喬布斯伴隨著公司對NeXT的收購而回到蘋果。隨后,喬布擔當著引領蘋果創(chuàng)新和實現增長的使命。到1990年末,蘋果已經實現了又一個10年的增長,其股價在1990年代的10年中增長了191.67%。
2000年代的蘋果
在2000年代,蘋果的恢復最初受到網絡泡沫破滅的消極影響。不過,經過幾年對包括iPod在內的移動設備以及與其筆記本電腦電池壽命和軟件功能相關移動技術的投資,該公司重新獲得發(fā)展。
蘋果當時將公司股票進行了拆股,每股一分為二。在業(yè)界擔心蘋果iPod和Mac之際,蘋果于2006年發(fā)布了iPhone,很快該產品成為全球寵兒,并且成為全球曾經以來推出的最成功的科技產品。
2008年,蘋果的未來再次遭受分析人士的懷疑,擔心消費者負買不起iPhone、iPod或Macintosh等蘋果的產品。不過事實證明這一切的憂慮是多余的,在2000年代的10年里蘋果股價再次增長了660.33%。
2010年代的蘋果
在2010年代最初的4年,蘋果股價創(chuàng)下新高并且該公司開始支付股息,同時回購公司股票。
今年,蘋果再次體驗了2006年至2008年時間段的情景,三星電子公司的增長推動蘋果股價回到2011年時水平。但是在過去幾個月,蘋果在蒂姆·庫克(Tim Cook)領導下其股價開始恢復,使得在2010年代的最初4年里又實現了186.82%的增長。
蘋果將投資建設園區(qū)二期工程,繼續(xù)致力于研發(fā)工作。蘋果擁有全球最成功的移動平臺,并且正在開發(fā)新的硅設計、新的裝配方法、新材料制造和其它技術,旨在打造下一代計算產品。
周四在納斯達證券交易所,蘋果股價下跌了0.82美元,跌幅0.15%,報收于560.5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