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三句話離不開空調,最近格力大力研發(fā)的光伏空調上線,她逢人便講。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三句話離不開空調,最近格力大力研發(fā)的光伏空調上線,她逢人便講。

最近這段時間格力也頗受外界關注,不過原因各不相同。同行關注董明珠在今年十一挑起20年來第一次價格戰(zhàn),究竟為哪般?市場則關注格力電器第一次參加天貓的雙十一,這算不算是格力正式觸網介入電商的開始,會是一個新起點?

在10月31日的2014中國城市未來發(fā)展國際論壇結束后,以“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宣傳大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典范企業(yè)領袖”身份出席論壇的董明珠回應了價格戰(zhàn)和雙十一等熱點問題。

以下是部分訪談實錄:

有人認為線上銷售發(fā)起第二輪價格戰(zhàn),就像十一的時候外界認為格力打價格戰(zhàn)。我不這樣看,當一個企業(yè)規(guī)模和效益發(fā)生變化時,成果就應該和市場分享, 我們在2011年人均產值99萬,今年可以達到180萬。所以我們的生存成本是在下降的。所以我們希望讓國家社會,股民員工三者分享這個利益時也應該讓消費者分享。這是我們國慶節(jié)搞活動的原因。

第二個更重要原因,日本在1995年已經進入變頻時代,我們國家在2005年才有能效標識。有五級四級三級到一級,從此之后后面的企業(yè)才開始開發(fā)變頻空調。變頻空調和能效等級的定頻空調最大差別在于舒適性更好,節(jié)能效果更好。

目前為止我們市場有50%的產品還是定頻空調,為什么呢,大家沒有考慮我用空調時的成本會不會降低,大家考慮的是我買空調時的成本價比,所以希望通過這次,用我們的規(guī)模優(yōu)勢和消費者分享成果的同時 ,讓大家用定頻空調的價格買到變頻的產品。通過這次活動推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到使用變頻空調的意義。不僅是節(jié)能,而且用起來舒適。

這是最冷的一個季節(jié),通常認為是沒有什么銷售的,我們在此時推出這樣一個降價活動,我的初衷就是這兩點。我們三季報也出來了,我們到現在目標沒有改變,并不是因為什么庫存過大,因為一個規(guī)模5000萬臺以上的企業(yè),它也需要500萬套的周轉,如果你用10個月的平均周期去計算。這是一個正常的速度。所以國慶節(jié)以后,我們并沒有在價格上回調。也意味著我們希望讓更多人從國慶節(jié)開始分享這種好處。

關于線上銷售,可能很多人認為董明珠很守舊的人,兩年前我說過,什么時候是最好的時候,我們不會盲目跟進,更重要的是怎樣做好準備,如果當時我們服務跟不上,我們的消費者買了空調服務安裝都不能落實到位,是一種不負責任?,F在是一個時機,我們對線上銷售的后期服務非常重視。如果服務不能滿足,我也不會做這樣一個推廣。今天我也看到,有人在網上說,雙十一是格力杭州的銷售公司在做,但是是全國統一行動,大家也在遐想,董明珠在干什么。我的宗旨是一定能夠無瑕疵的全面服務消費者,到達這樣高度,才能推進。

線上線下沒有誰會替代誰。我總覺得,這個時代進入一個新的消費時代,進入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時代。很多人都認為互聯網不屬于我們傳統產業(yè),但是恰恰傳統產業(yè)利用互聯網是最好的。在珠海,我們利用我們的技術,不僅是國內的消費者,在全球,只要消費者用到我們格力的空調,我們可以在總部觀測到消費者使用產品的現狀,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傳統產業(yè)的改變。互聯網時代讓我們的人工效率提高了,兩年時間,我們的人均效率幾乎是翻倍了。從99萬到180萬了。

作為一個制造業(yè)來講,我們不能本末倒置。有時候說為什么要做互聯網,說因為互聯網賺錢。我是做空調的,除非我放棄我的主業(yè)不做空調,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在互聯網搞。但是我不是。沒有說哪一個互聯網替代空調,只有在空調上做更深入研究,有更好的技術沉淀。我們現在開發(fā)出的光伏空調,我真的很自豪。過去記者去看到的是大型的中央光伏空調,現在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家里已經裝上了家用的光伏空調。我希望,我做了核算,如果我不在家,可以用空調發(fā)電,賣給城市電網。就是我的空調自己用不要電,還可以掙錢,這就是革命。

剛才講到我們主業(yè)是空調,空調不僅可以做冷氣機,暖風設備,而且我們的生活還在加大變化。我在想,有一天我們可能不需要去菜市場買菜。這些都和我們有關。有人問我們和魅族黃章的事,傳言我們收購魅族。黃章確實到我們企業(yè)來過,我們進行過交流。但是這交流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去收購或者投資,這種交流時一種碰撞。我們企業(yè)無論大和小,我們在交流中都有自己可以受益的一些。

關于收購,互聯網時代屬于所有人,而不是屬于一部分人。格力企業(yè)從自動化發(fā)展的需求,也需要IT,我們也有了一個IT公司,是我們自己的。這個公司是為我們全國的企業(yè)服務的,我們需要大量這樣的人才,我想人均產值做到500萬,是個什么概念,如果做到500萬,離不開自動化,信息化。至于收購不收購,至少眼下沒有。因為我是個上市公司,我沒有付諸行動,或者一個正常的程序走完,我不能告訴你,有還是沒有。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雷軍
格力電器
董明珠
中國電池網
小米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