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傳奇CEO馬斯克接受騰訊科技獨家專訪,回應汽車起火等敏感話題。

專訪馬斯克:特斯拉是為汽車行業(yè)樹立典范

特斯拉CEO馬斯克(左)與騰訊科技駐美記者王鐘婉(右)

洛杉磯的霍桑(Hawthrone)民用機場正在收獲全世界關注的目光,筆直的跑道兩旁已裝上了霓虹燈,一款名為Model D的汽車停在機場跑道一端,坐入車內,駕駛員會提醒你把手邊物品收好,當他踩下油門3.2秒后,汽車時速到達了一百英里,瞬間到達跑道另一端,推背力強大到與過山車相仿。

這正是特斯拉CEO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希望試駕者感受到的效果,盡管車子內部配置的雷達系統(tǒng)、超聲波聲吶定位儀,以及擁有圖像識別功能的相機和GPS定位儀更有極客風格,但馬斯克仍不忘在Model D的發(fā)布會上強調電動汽車也能感受到汽車最原始的樂趣。

對特斯拉CEO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來說,這場發(fā)布會至關重要,就在上個月,遲遲不與特斯拉正面交鋒的傳統(tǒng)汽車陣營開始了反擊,寶馬發(fā)布了電動車i3和i8,其中純電動版i3價格定在50萬人民幣以下,而定位跑車的i8則定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下,同時抓住了普通人實用和富豪們獵奇的需求。

好在Model D公布將寶馬比了下去,Model D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時間等硬參數(shù)均好于定位于跑車的寶馬i8,更獨有自動駕駛等一干科技范十足的功能,而12萬美元的售價也比i8便宜的多,按照特斯拉的此前的定價體系估算,Model D進入中國時售價將在130萬左右。

“特斯拉的存在價值是為其他汽車業(yè)立下典范,告訴大家電動車可以這么做!”

伊隆·馬斯克在Model D發(fā)布會后接受騰訊科技獨家專訪時做出了上述表態(tài),但他同時也承認,特斯拉不會像蘋果一樣顛覆手機市場。因為與其他傳統(tǒng)汽車一年千萬輛的產量相比,特斯拉一年三萬五千輛的市場占有率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事實上,特斯拉的股價在這場發(fā)布會后下滑了8%,大多數(shù)投資機構認為特斯拉新車的定價高于美國消費者的平均消費水平,不具備迅速占領市場的能力,但這些投資機構顯然忽略了馬斯克早就宣布了定位入門的特斯拉在2017年前不會出現(xiàn)。

近距離接觸馬斯克會發(fā)現(xiàn),這位身材高大的CEO,雖然平常對于批評總是直接回擊,但態(tài)度總是不急不徐,條理分明。更重要的是,他很少用西方企業(yè)慣有的企業(yè)宣傳話術回避敏感問題,盡管他被無數(shù)次定義為喬布斯的接班人,但在個性上馬斯克要實在的多。

不是蘋果 不要顛覆

高盛公司此前發(fā)布的報告曾認為,特斯拉并不能成為蘋果。因為在可以預知的時間內,特斯拉無法像蘋果手機一樣顛覆產業(yè),傳統(tǒng)汽車仍具有統(tǒng)治性地位。去年特斯拉全球銷量為2.2萬輛,按照今年增幅55%的目標,銷量不超過3.5萬輛。而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去年銷量高達998萬輛。

對此,馬斯克坦然承認,他表示在某一方面高盛是正確的,特斯拉仍是非常小的公司,今年只交了35,000輛車,相較于每年一千萬輛的新車市場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盡管特斯拉在公眾注意力和媒體報道上的確很引人注意,但身為汽車廠商的規(guī)模還是非常小。

但馬斯克強調,特斯拉可以帶給汽車產業(yè)的價值在于向大家展示電動車能做到什么程度,同時為電動車創(chuàng)下先例,證明你可以打造一輛好的電動車,客戶也愿意掏錢購買,希望藉此鼓勵其他的汽車廠商設計更多電動車。特斯拉以等比的速度在成長,但是還是間小公司。

對于剛剛向特斯拉發(fā)起沖鋒的寶馬新款電動車,馬斯克并無反感,他表示,特斯拉不會把其他公司當成是競爭對手,因為特斯拉的市場占比太小了,所以特斯拉只是要設下標竿,讓業(yè)界知道這是做得到的。所以特斯拉存在的意義應該是在于鼓勵其他車廠投入電動車的研發(fā),而不是用特斯拉占有所有市場。

事實上,有關特斯拉將推出面向大眾的暢銷車型的消息一直不絕于耳,來自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的消息顯示特斯拉汽車公司在今年8月5日遞交代號為“Model E”的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配件,以及維修的設備的專利申請。隨后曾有消息稱,特斯拉將提前推出入門版電動車,但最終上市的Model D仍主打高端市場。

重視中國 絕不加價

在談到中國市場時,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確實受到很多中國客戶的歡迎,但最令他驚訝的是,最強烈的抱怨居然是要等很久才能提車。他表示,在所有不滿意特斯拉的理由中,這應該算是最不糟糕的一個。

據(jù)悉,在特斯拉宣布入華后,曾有大量二三線城市的車主抗議提車問題,甚至在特斯拉在華發(fā)布會當天,馬斯克還需要抽時間安撫憤怒的車主以保證發(fā)布會的正常舉行。

[責任編輯:中國電池網(wǎng)]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網(wǎng)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wǎng))”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wǎng)或本網(wǎng)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wǎng)微信
特斯拉
馬斯克
中國電池網(wǎng)
無人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