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池的應用范圍包括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寧德時代(300750)董事長曾毓群在此前業(yè)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1-5月,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59.6%至86.2GWh,市占率36.3%,繼續(xù)保持首位。此外,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yè)研究院共同發(fā)布的《中國家庭儲能行業(yè)發(fā)展白皮書(2023年)》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家庭儲能新增裝機量達到15.6GWh,同比增長136.4%,其中,寧德時代位于2022年全球家庭儲能電池出貨量首位。
不過,在雙碳目標下,船舶行業(yè)、包括航空行業(yè),電動化轉型契機已經來臨,寧德時代已不滿足于車載電池及儲能電池,開始涉足電動船舶以及電動飛機,旨在海陸空全包圓。
企查查顯示,7月19日,商飛時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簡稱:商飛時代)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錢仲焱,注冊資本6億元,經營范圍包括民用航空器維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設計和生產、民用航空器(發(fā)動機、螺旋槳)生產、電池銷售等。該公司由寧德時代、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上海交大企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據悉,中國商飛是中國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主要從事民用飛機及相關產品的科研、生產、試驗試飛。錢仲焱系中國商飛系統(tǒng)工程與項目管理部常務副部長。商飛時代的成立,或將代表寧德時代即將切入到飛機制造領域。
電池網注意到,此前,寧德時代就有消息表示公司正在致力于開發(fā)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
今年4月,寧德時代在上海車展發(fā)布凝聚態(tài)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可快速實現量產,且可應用于載人航空電動化的場景。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產品發(fā)布會上表示,目前,寧德時代正在進行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的合作開發(fā),執(zhí)行航空級的標準與測試,滿足航空級的安全與質量要求。
同時,寧德時代還將推出凝聚態(tài)電池的車規(guī)級應用版本,可在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
當電動化的進程從地面邁向天空,意味著飛機可以更加清潔化和智能化。商飛時代的成立,全面開啟了航空電動化的時代,寧德時代凝聚態(tài)電池距離上天也越來越近了。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電動飛機,寧德時代近期在電動船舶領域也動作不斷。
近日,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簡稱:蕪湖造船廠)發(fā)生工商變更,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退出股東序列。股權變動后,蕪湖造船廠實際控股方為蕪湖市國資委,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通過個人控股公司持有船廠約17%股權,寧德時代通過子公司問鼎投資持有蕪湖造船廠2.48%股份,為最小股東。
電池網注意到,早在2019年,寧德時代就與中國船級社武漢規(guī)范研究所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進入船舶領域;2022年,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門開展電動船舶動力總成研發(fā)、制造;近期,寧德時代還申請注冊多枚“時代電船”商標。
據了解,近幾年來,“閩江之星”“海巡12909”“深海01”“中山大學號”“長江三峽1號”等電動船舶均搭載了寧德時代的方形磷酸鐵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