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知名媒體轉載了一篇名為《科技部部長力捧特斯拉 業(yè)內人士看法不一》的文章,該文題目十分醒目,點擊量和評論都很多,當筆者看到該文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幾日出現(xiàn)的《

近日,各大知名媒體轉載了一篇名為《科技部部長力捧特斯拉 業(yè)內人士看法不一》的文章,該文題目十分醒目,點擊量和評論都很多,當筆者看到該文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幾日出現(xiàn)的《重金力挺新能源汽車奧巴馬想要更多特斯拉》的消息,不過這篇所謂奧巴馬想要更多特斯拉的文章,其實找不到任何與奧巴馬有關系的內容,也就是說奧巴馬被“造謠”了,該文根本就是文不對題的亂寫一通,并把小布什期間的新能源貸款項目強加到了奧巴馬身上,再以此牽強的扯到特斯拉,因為當年特斯拉組建公司的時候貸過款,不過已經提前9年還完了貸款,現(xiàn)在已經富得流油的特斯拉還需要什么重金支持?根本就是驢唇不對馬嘴的文章。那么,這篇所謂科技部長力捧特斯拉的消息又是否只是“標題黨”呢?

該文一開始介紹了“近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在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泰達)國際論壇上透露,國務院已經正式批復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方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并將于近期正式啟動”的消息。然后緊接著就劈出了個“萬鋼與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原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論壇上共同發(fā)聲力捧特斯拉的言論?!?

這個所謂力捧的言論毫無根據(jù),因為該文首先提出了對“2012年國務院發(fā)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簡稱:新能源汽車規(guī)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的質疑,而在該文的第二節(jié),萬鋼只是舉例說明了:“特斯拉到今年的7月份銷量已經超過了1.4萬輛?!钡陀谌f鋼列舉的另外兩個例子的銷量:日產的純電動轎車LEAF銷售4萬輛,豐田新型的插電池混合動力普銳斯Prius銷售1.5萬輛沒有一句是談到萬鋼力捧特斯拉的話。雖然作者想盡一切辦法要證實萬鋼要“捧”特斯拉,但是事與愿違。

接下來,萬寶國在演講中,引用了特斯拉成功的例子,并“結合美國電動汽車發(fā)展的經驗,給出5點建議:一是以特斯拉從高端車型切入市場經驗,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模式。二是汽車行業(yè)應集中優(yōu)勢資源,聯(lián)合行業(yè)內外的技術力量攻克技術瓶頸。三是創(chuàng)新商業(yè)運行模式,推動上下游產業(yè)鏈聯(lián)動發(fā)展,將電池從整車價格里扣除出來,由專業(yè)化的公司來經營,采取租賃方式等辦法。四是汽車行業(yè)要與能源行業(yè)加強合作,推動智能電網與充電網絡的建設,為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提供完善的使用環(huán)境。五是不要放松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fā)?!币簿褪钦f,從萬寶國的演講中,我們也讀不到任何要“捧”特斯拉的意思,只是在結合特斯拉的成功經驗,給出國內電動車發(fā)展的一個建言而已,因為特斯拉確實是非常成功的,現(xiàn)在特斯拉的市值已經突破200億美元,包括美國通用CEO在內都在學習特斯拉的成功之道,那么我們的有關官員,談一談有關特斯拉的相關事情,怎么就說成是“力捧”呢?

從不實的“奧巴馬想要更多特斯拉”的消息再到現(xiàn)在這個缺乏佐證的“科技部長力捧特斯拉”的新聞報道,其要炒作特斯拉的意圖清晰可見。我們都知道,特斯拉在美國的成功離不開那些好萊塢大腕和商界巨鱷以及政壇明星們的不斷助陣,坦白的講就是炒作?,F(xiàn)在特斯拉還沒有真正進入國內,只是可以接受預訂而已,離真正與消費者見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熱潮特斯拉的文章卻天天見諸于頭條。

我們現(xiàn)在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特斯拉的熱,媒體天天都在炒,包括筆者這篇反駁的小文,也會無形中給特斯拉的熱炒澆上一壺油,但是筆者卻是真心希望特斯拉的這種熱能夠降一降了,因為特斯拉是美國的高端“奢侈”電動車,它在美國的售價高于保時捷跑車,進口到國內后根據(jù)國內的稅收制度,其起售價也會在150萬以上,這樣的價格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可以考慮的事情?,F(xiàn)在美國特斯拉的年總產能也達不到5萬輛,依靠這種稀有昂貴電動車能改變國內的大格局嗎?大家覺得可能嗎?

另外特斯拉的成功,只是這個商業(yè)公司在運作營銷上的成功,并不代表著世界電動車行業(yè)就可以以此脫困,更不能解決國內電動車行業(yè)全面突破的瓶頸難題。換句話說就是,媒體長篇大論的報道特斯拉毫無意義。

當然特斯拉需要自我炒作,以期獲得消費者的持續(xù)關注、飆升人氣、進而提升銷售量,因為作為一個服務網點稀缺、價格奇高、充電續(xù)航問題懸而未決的純電動車,如果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肯定會有可怕的后果,所以特斯拉才會不算曝出“猛料”,激發(fā)媒體及人們的關注度,這只是特斯拉的營銷手法而已,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更解決不了任何電動車發(fā)展面臨的諸多難題。

現(xiàn)在純電動車的全面普及困難重重,僅簡單試舉一例就可以說明我國的純電車發(fā)展還存很大困難:比如在中國目前的居住環(huán)境下,人有地兒住就不錯了,哪有電動車充電的地兒?有專門的封閉式私家車位的人很少,而租用物業(yè)的車位,充電設備防盜就是讓人頭疼的大問題。

所以說,新能源汽車的出路不在純電動車這個牛角尖兒上,而是在混動領域。這正如大眾文德恩說的:混動技術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兩種事物結合到了一起。甚至國內自主品牌比亞迪原先一直在投入巨資研發(fā)純電動車技術,現(xiàn)在也開始調整方向,旗下即將上市的混動車型秦的百公里油耗僅2升。所以,再繼續(xù)熱炒特斯拉在純電動車方面的成功純屬浪費筆墨,特斯拉是個例,它的成功與否只屬于他自己,絕對不可能復制,熱炒特斯拉的高溫還是降一降的好!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