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一季度,受國補退坡影響,需求大幅回撤下,三元需求進入淡季,行業(yè)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頭部開工也明顯優(yōu)于行業(yè)平均水平,頭部效應更加明顯。

三元正極

隨全球范圍內掀起的電動化浪潮,爆發(fā)式的鋰電池需求推動三元正極材料的需求同步上漲。本篇SMM將對2022-2026年的全球及中國三元正極材料的生產格局、產能分布及遠期產量預測方面為大家進行梳理。

01 從全球范圍內的產能分布情況來看

從全球范圍內的產能分布情況來看,2022年全球三元正極產能達到了187萬噸。

從分布國家來看,前五大國家已經占據了99%的產能份額,國家集中度很高;作為鋰電產業(yè)大國的中國,擁有最多的三元正極產能,達到122萬噸,與韓國、日本位列產能前三大國家,合計份額超過90%。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圖源:SMM

02 從遠期格局來看

遠期格局來看,主要受到了政策、資源布局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正極材料企業(yè)選擇出海歐美、印尼等地,建設三元正極產能,預期2026年全球三元正極產能將達555萬噸。

分國別來看,CR5占比下降,其他的國家占比達到了10%。從新增的國家來看,芬蘭、匈牙利、北美地區(qū)主要是受到政策驅動,印尼主要因鎳鈷資源協(xié)同的驅動,推動企業(yè)在當?shù)亟ㄔO三元正極產能。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圖源:SMM

03 從國內供應格局來看

從國內供應格局來看,頭部效應其實是較為集中的,2022年三元材料總產量為66萬噸,其中CR5企業(yè)產量占據52%的份額。

進入2023年一季度,受國補退坡影響,需求大幅回撤下,三元需求進入淡季,行業(yè)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頭部開工也明顯優(yōu)于行業(yè)平均水平,頭部效應更加明顯。

2023一季度,三元材料合計產量為13.3萬噸,CR5占比上升至58%。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圖源:SMM

此外,國內三元正極材料的客戶體系涇渭分明,與海內外的大客戶實現(xiàn)強勢綁定,并配合下游客戶的研發(fā)方向及需求。

國內客戶市場體系則可按照寧德體系、非寧德體系進行劃分,其中寧德體系核心供應商代表:容百、瑞翔、長遠、振華等;海外電池體系則以松下、LG、SK等為代表,分別的主要供應商為廈鎢、貝特瑞、巴莫、當升等。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圖源:SMM

04 從產量情況來看

從產量情況來看,2022年中國三元材料產量實現(xiàn)65.6萬噸。

同比增長55%;預期國內市場短期內磷酸鐵鋰對三元份額沖擊仍較大,且隨中國企業(yè)出海建設的三元正極產能落地,中國的產量水平或將受到一定影響,預期2022-2026年間CAGR將達22%,2026年或將實現(xiàn)超140萬噸的產出量。

全球三元正極材料供應格局梳理 訂單向頭部企業(yè)集中

圖源:SMM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正極材料
三元材料
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