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發(fā)放的補貼將拖延產能過剩的局面,并且會妨礙那些有可能逐鹿全球市場的本土佼佼者的發(fā)展。

華爾街日報:中國加大力度補貼本土汽車生產商

中國比亞迪汽車公司的e6純電動汽車在美國底特律舉行的2010年北美國際車展上亮相,受到國際媒體和汽車專業(yè)人士的關注(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張軍攝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正在向年產值超過7億美元的本土汽車生產商發(fā)放更多補貼──即便這個行業(yè)面臨著汽車工廠數(shù)不勝數(shù)、國內生產商多達170家的問題。

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6日報道,這是因為中國政府渴望打造出技術精湛的汽車產業(yè),從而能夠與德國、美國展開競爭,并且推動本土汽車生產商走出國門。但這會阻礙中國實現(xiàn)整合國內眾多小公司的目標,而且貿易關系亦會因此變得復雜。

報道援引一些專家的話表示,中國政府發(fā)放的補貼將拖延產能過剩的局面,并且會妨礙那些有可能逐鹿全球市場的本土佼佼者的發(fā)展。

報道援引數(shù)據(jù)提供商萬得資訊的信息稱,中國22家上市汽車生產商去年一共獲得了人民幣45.9億元的補貼。這比2011年的人民幣26.1億元則增加了75%。

報道說,這些補貼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命令和國產車采購補貼,因此地方和國家對國有汽車廠商的財務支持總額很難計算。根據(jù)中國審計署的信息,單中央政府在2011年就花了人民幣138億元來推廣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在2012年則又投入了人民幣29億元。

無獨有偶。自2009年以來,美國政府也提供了50億美元資金來激勵國內電池產業(yè)及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同期還發(fā)放了83.9億美元低息貸款以幫助建造工廠以及生產更節(jié)能的汽車。

據(jù)報道,中國汽車補貼的方式有現(xiàn)金、低息貸款以及退稅等。汽車生產商的財報顯示,補貼主要用于研發(fā)和建設新設施。

報道稱,除了為生產商提供補貼,中國當局還為消費者購買本地品牌汽車提供獎勵。舉例來說,重慶市為購買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部分車型的消費者提供最高人民幣3000元的購車補貼;長春市為購買國有企業(yè)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部分車型的消費者提供人民幣3500至7000元的購車補貼。

受到補助的廠商之一是比亞迪,該公司生產電動汽車和電池,并有美國投資者巴菲特的支持。比亞迪從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總共獲得了人民幣6.77億元,超過了該公司5.33億元的利潤。

比亞迪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德國和日本也進行類似的新能源補貼。聲明說,隨著產量增加、技術進步,補貼會逐漸減少并最終消失,這是包括比亞迪在內的汽車生產商都希望見到的。

報道說,萬得資訊的數(shù)據(jù)中沒有包括的一家公司是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該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擁有瑞典的沃爾沃(Volvo)品牌。備案文件顯示,吉利汽車得到了人民幣8億元的補貼,大約相當于該公司利潤的30%。

吉利汽車的發(fā)言人楊學良說,其中大部分都是退稅。他說,為了吸引汽車投資,一些地方政府提供了優(yōu)惠的稅收條件。吉利汽車在中國的10個城市里有生產設施,其中包括西部城市蘭州和南部城市湘潭。

楊學良說:“我們接受了補貼,因為我們?yōu)楫數(shù)氐慕洕隽素暙I。隨著我們汽車銷量的增長,補貼占利潤的比重已經下降?!痹摴镜呢攬箫@示,2011年,這一比例為57%。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中國電池網
汽車補貼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