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小米舉行新品發(fā)布會,小米平板面世。
一、看齊蘋果、挑逗三星,抬高身價
1、小米平板處處與蘋果對比。
從外觀感知來看,小米平板貌似是iPad Mini(with Retina版本,去年11月發(fā)布,下同)和iPhone 5C的合體。如,小米平板后殼采用iPhone 5C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藝,同樣推出多色彩版本;屏幕尺寸、分辨率與iPad Mini一致。雷軍還強調,小米平板的性能跑分數據超過iPad Mini,搭載NVIDIA Tegra K1四核處理器的圖形處理性能是蘋果A7的2.3倍。而小米平板的價格較蘋果有明顯優(yōu)勢,如16G版本小米1499元、蘋果2888元,64G版本小米1699元、蘋果4888元。
當然,小米不會講低于蘋果的一些單項指標。如小米的外殼是塑料的,成本遠低于蘋果;以塑料殼來減輕整體的重量,但是仍比蘋果的重。等等。
選擇向處在第一位的蘋果看齊,一方面,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讓用戶有所期待。另一方面,為后期的營銷提供了噱頭,打下良好的基礎。
2、藐視Android平板,讓三星怎么想。
雷軍在發(fā)布會現場表示,做Android平板真難。要么賣不出去,要么賣出去了沒人用。并給出數據:2014年Q1全球平板銷量iPad占比僅32.5%,使用率卻高達其他平板四倍。數據沒有問題,但是極具煽動力的定性觀點,卻傷了Android平板的心,尤其是三星。
來看Gartner的一組數據:2012年,蘋果平板電腦市場份額高達53%,三星份額僅為7%。2013年,蘋果平板電腦市場份額降至36%,三星份額達到19%。2014年Q1,蘋果平板電腦市場份額繼續(xù)下降至32.5%,三星份額進一步提升到22.3%??梢钥闯?,iPad銷量不斷下滑,而以三星為首的Android平板份額在不斷上升。
如果說賣不出去,那應該是指一些沒有品牌或者雜牌的平板。對于賣出去沒人用的觀點,同樣值得商榷。iPad使用率高于Android平板,這與用戶群有關。iPad本身價格較高,對應的用戶群體消費能力也強,能夠花高價買硬件的用戶,使用頻率自然會高。Android平板品牌較多,參差不齊,用戶群體分散,高價值的、低使用率的都存在。
以Android平板的整體情況作為立論基礎,那么小米要超過的也只是平均水平。
二、莫談蘋果和三星,小米平板勁敵實為聯想
如同在手機市場一樣,在銷量份額、產品價格等方面,蘋果和三星都是用來仰望的,起碼近幾年是這個情況。在平板市場,兩者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還是莫談蘋果和三星。按照挑戰(zhàn)巨頭的思路,小米首先遇到的勁敵應該是聯想。理由有二:
第一,聯想在國內的平板銷量最大,品牌關注度最高。根據IDC數據,2014年Q1聯想平板銷量210萬臺,市場份額4.1%,名列第四。排在前面的是國外(境外)品牌蘋果(32.5%)、三星(22.3%)、華碩(5.0%)。根據ZDC數據,2014年Q1平板電腦品牌關注度比例,蘋果27.9%第一,三星16.6%第二,聯想9.7%第三。
第二,聯想平板電腦的平均價格與小米平板接近。根據ZDC數據,2014年Q1平板電腦主流品牌均價,與小米平板電腦定價相近的只有兩個品牌:聯想1694元,華碩1437元。小米16G版1499元實際為襯托,突出64G版的1699元,所以16G版的量不會大,小米平板的主流價格是1699元,與聯想幾乎相同。
畢竟小米平板剛剛起步,追趕聯想需要一定的時間。那么小米的攪局會給聯想帶來什么變化呢?小米有追上聯想的可能嗎?筆者試著分析一下。
1、小米的生態(tài)玩法,對于聯想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小米敢打出“做安卓最好用的平板電腦”,是因為小米利用“硬件+系統(tǒng)+應用”,構筑一個半封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比蘋果生態(tài)體系更有開放的特點,讓用戶有更多選擇;相比Android平板又有封閉的蘋果特點,便捷性與安全性突出。這一打法在手機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勝利。聯想同樣有樂商店,為用戶提供便利。但是在操作系統(tǒng)層面,稍有遜色,樂OS幾乎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