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多年,雖然一輪又一輪的鼓勵政策不斷出爐,但一直以來收效甚微。

黃習偉:新能源車市場化需要更多“用戶思維”

時下,“互聯(lián)網思維”成業(yè)界熱詞,如何用互聯(lián)網思維顛覆傳統(tǒng)行業(yè)成為各行各業(yè)討論的熱門話題。事實上,用戶思維是互聯(lián)網思維的核心。用戶思維,指在價值鏈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多年,雖然一輪又一輪的鼓勵政策不斷出爐,但一直以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政策不接地氣,未能從市場實際出發(fā),因此出現(xiàn)“政策熱,市場冷”的局面。

直到最近,隨著北京和上海相繼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購買的政策,低位徘徊已久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終于有加速啟動的跡象。但是,如果沒有點“用戶思維”,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很難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為什么這樣說?最近北京的孟先生打算購買一輛比亞迪E6純電動車,充電樁安裝協(xié)調好了,但在購買車險上很糾結。目前市面上并沒有電動車專屬險,保險種類與傳統(tǒng)汽油車也完全一樣;但是電動車的運行和技術條件與傳統(tǒng)汽油車并不相同,這不免讓人擔憂后續(xù)賠付問題。

車主“嘗鮮”購買純電動車的困境不只如此。除保險外,包括電池更換回收以及二手車的流轉等都成為車主期望解決的問題。目前很多新能源車都推出了比傳統(tǒng)汽油車更長的質量擔保,但這并不足以打消消費者的顧慮。一些人擔憂,過了質保期之后,新能源汽車出了故障會不會有很高的維修成本?二手車的處理同樣是問題。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啟動,本來市場空間就很小,一輛二手的新能源車能否找到接手買家,也會給消費者造成困擾。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更多。但是,政府和很多企業(yè)急于推廣新能源汽車,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用戶的這些現(xiàn)實困惑。目前北京和上海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主要是靠免費車牌的吸引力,為了車牌,用戶需要承受很多使用不便,這樣顯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很難真正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發(fā)展。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