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蘋果即將進入汽車領域的消息越來越多,電力驅動、自動駕駛,都是業(yè)界和廣大媒體猜測的部分。而蘋果與汽車電池技術公司的官司糾紛、招聘特斯拉等汽車公司的技術人員等事實,似乎已經讓人們認定,蘋果汽車已經不遠了。
科技媒體9to5mac近日發(fā)表了觀點文章,闡述了蘋果進入汽車領域的理由以及需要考慮的問題,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蘋果進入汽車領域的理由:
1. “Thinking Different”基因
“Thinking Different”是蘋果在1997年提出的廣告口號,直譯為“以不同的角度思考”,突出蘋果特立獨行、創(chuàng)新的品牌文化。事實上,它已經成為蘋果的基因,并創(chuàng)造了iPhone、iPad等改變世界的產品。所以,通過再創(chuàng)新進入汽車領域,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的。蘋果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一市值的公司,擁有龐大的財力、研發(fā)及營銷實力,進入新的領域、再次改變世界是其不懈的目標。
2. 汽車產業(yè)與科技行業(yè)的隔閡
幾年前,蘋果公司一些高層在接受9to5mac采訪時曾提到,雖然汽車產業(yè)已經相當成熟,但這種情況也使其有些封閉,導致汽車與科技技術的結合不夠理想。舉例來說,已經有科技公司做出了基于蘋果iBeacon的自動系統(tǒng),可以在汽車中直接打開車庫門,但由于一些原因,汽車公司的熱情并不大,直至2020年才有可能實現(xiàn)。對于蘋果來說,進入消費者生活的每個角落是最終目標,但顯然,汽車廠商的落后意識無法滿足蘋果的發(fā)展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蘋果進入汽車領域的決心。
3. 車載平臺依然是個爛攤子
就像上面提到的,汽車廠商對于車載平臺的控制也是不能忽視的,事實上很多汽車的車載平臺依然是10年前的技術,如電阻式觸摸屏、落后的地圖技術以及對智能手機的有限支持。蘋果已經推出了CarPlay平臺,但想要實現(xiàn)廣泛覆蓋,顯然并不是蘋果單方面努力便能夠實現(xiàn)的。與其受制于人,不如走iOS設備的發(fā)展路線,即完全掌控硬件及軟件,所以推出一款自主品牌汽車是最好的方案。
4. 電動汽車及自動駕駛汽車已成趨勢
特斯拉以及其他主流汽車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巨大投入,已經證明了電力驅動是汽車領域的趨勢。同時,自動駕駛汽車也符合蘋果“簡單即是美”、改變世界的產品理念。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而蘋果擁有巨大的現(xiàn)金流,進入這個領域有可能會實現(xiàn)更大的市值增長。
蘋果汽車需要考慮的問題
1. 定位
首先,蘋果應該謹慎考慮蘋果汽車的定位。通過以往產品來看,蘋果更喜歡高端產品,比如昂貴的Apple Watch、iPhone等。但蘋果的產品并不總是昂貴的,比如低端的iPod Shuffer等,那么蘋果汽車應該如何定位?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即便是特斯拉的低端型號,仍然需要5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的價格,門檻顯然有些高。另外,蘋果的第一代產品往往并不能獲得巨大成功,所以一個合適的定位,是蘋果汽車未來發(fā)展的關鍵。
2. 核心技術
蘋果的地圖在某一段時間內是業(yè)界的笑話,即便不斷完善,其口碑依然無法和谷歌地圖相比。而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來說,地圖及導航技術則是關鍵。雖然招聘了大量汽車技術人員,蘋果仍需要盡快將其核心技術展現(xiàn)給世人,讓人們真正信任蘋果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