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財年(截止2013年12月)合并財報顯示,最終損益為虧損13億臺幣。從年度財報來看,是自2002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宏達國際電子

臺灣智能手機廠商宏達國際電子(HTC)2月10日公布的2013財年(截止2013年12月)合并財報顯示,最終損益為虧損13億臺幣。從年度財報來看,是自2002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受與韓國三星電子等智能手機領先企業(yè)以及新興市場的中國企業(yè)激烈競爭的影響,HTC的銷量持續(xù)下滑。預計2014年1~3月期也將出現虧損,目前仍看不到業(yè)績好轉的跡象。

最終損益較盈利168億臺幣的2012年大幅下滑,銷售額同比減少了30%,減至2034億臺幣。與頂峰時的2011年相比,僅2年時間便下滑至一半以下。

HTC去年3月正式發(fā)售的旗艦機型“HTC One”的最新款銷售疲軟,庫存出現增加。HTC在新興市場國開拓方面未能占得先機,雖然積極投放了廉價小型版等產品,但表現不佳。

1月初公布的2013財年10~12月期財報的速報值顯示最終損益為盈利3億臺幣。銷售美國耳機廠商股份為盈利做出了貢獻,但營業(yè)損益卻連續(xù)2季度出現虧損。

從全球范圍來看HTC雖屬于中型智能手機廠商,卻與各國通信公司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其技術實力卓越,2008年曾與美國谷歌聯(lián)手推出了搭載“Android”系統(tǒng)的全球首款智能手機,在初期的智能手機市場上實現了成長。

但是2011年以后韓國三星電子快速崛起,2013年起,HTC的市場份額還被中國的聯(lián)想集團和華為等廠商奪走。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統(tǒng)計,2012年HTC的全球份額為4.4%,排名全球第5,而2013年則下滑至第6以下。該公司的份額下滑還成為大幅拉低臺灣智能手機出口額的主要原因。

HTC的首席財務官(CFO)張嘉臨在10日的財報說明會上稱2014年1~3月期每股“將虧損2.1~2.6臺幣”,顯示出預計將再次陷入最終虧損。

該公司被視為將在近期發(fā)布新機型,張嘉臨強調“4~6月將出現好轉”。同時表示面向新興市場國的機型方面,“部分產品可能委托代工廠商生產,以削減成本”。8日HTC與存在專利訴訟糾紛的芬蘭廠商諾基亞全面和解。HTC希望盡早平息訴訟風波,盡全力恢復業(yè)績。

HTC享有“產品質量高”的美譽,在日本與KDDI共同開發(fā)的“HTC J butterfly”等產品十分走俏。不過,經營規(guī)模小,市場營銷對策的效果很有限等也一直是該公司的煩惱所在。某外資證券公司指出“HTC的虧損將走向長期化”。

臺灣個人電腦廠商宏基的業(yè)績也表現不佳,2013財年(截止13年12月)合計虧損了205億臺幣。在臺灣,包括HTC在內生產線復雜的廠商不在少數,其特點是業(yè)績波動激烈。很難像韓國三星電子一樣憑借盈利業(yè)務等綜合實力來彌補虧損業(yè)務。

不過,全球的IT終端廠商正在推進大規(guī)模化和產品多元化戰(zhàn)略。臺灣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如果HTC與強化智能手機業(yè)務的臺灣個人電腦廠商華碩電腦合作,將產生相乘效果”,認為HTC有必要擴大規(guī)模。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臺灣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