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眾新入職高管中,原上汽集團副總丁磊和張海亮分別負責樂視汽車在美與國內的整車制造相關業(yè)務。此外,除了高層,樂視汽車的不少中層與技術人員也多來自于上汽系。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騰訊科技的了解,當前樂視汽車整車制造業(yè)務的核心當前仍在美國,其掌舵人丁磊在整個樂視汽車體系中地位則僅次于賈躍亭,在此前的數(shù)次公開亮相中,丁磊也確實扮演了代言人的角色。
另一方面,樂視汽車的國內業(yè)務,即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在樂視汽車體系的作用暫時主要還是在資源籌備上。
騰訊科技查詢工商信息獲知,目前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11家公司,其中就包括了主導浙江德清莫干山汽車工廠的樂視生態(tài)汽車(浙江)有限公司,張海亮則是這家公司的總經(jīng)理。按照樂視汽車對外宣布的計劃,莫干山工廠計劃投資200億,占地4300畝,目標年產(chǎn)40萬輛,第一期20萬輛,主要銷售市場為中國。
而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投資的另一家公司法樂第(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則更為有趣。這家委身于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負責樂視汽車海外業(yè)務的丁磊,其主營業(yè)務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的技術開發(fā),和貨物、技術的進出口業(yè)務。尤其是后者,似乎在為汽車的進口做著某種層面的籌備。
樂視汽車≠法樂第?
在整車制造業(yè)務,法樂第是樂視汽車一個難以繞開的名字。
在此次CES上,除了樂視汽車,還有法樂第(即Faraday Future)與Atieva(后更名為Lucid Motors)兩家樂視關聯(lián)公司展示樣車。
其中,Atieva是2014年樂視與北汽共同注資的硅谷新能源汽車公司,在2015年年末創(chuàng)始人謝家鵬離職后,北汽也在2016年4月撤資;此時,樂視接盤了北汽持有的股份,成為Lucid Motors重要股東。不過,對樂視的入股,Lucid公司CTO Peter Rawlinson卻公開表示,樂視只是其股東之一,并沒有公司控制權。不僅如此,時至如今,樂視汽車與Lucid也沒有任何公開的合作宣布,這似乎表明,樂視可能只是Lucid的財務投資人。
另一家公司法樂第則完全不同。除了上述法樂第(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樂視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丁磊擔任,樂視汽車的國內業(yè)務主體公司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的前身,也正是法樂第(北京)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jù)該公司的工商信息,法樂第(北京)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23日,成立時的單一股東即樂視旗下非上市公司主體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在2016年11月,法樂第(北京)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此時,其股東也早已變更為由賈躍亭99%控股的北京百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另1%股份為賈躍亭姐姐賈躍芳持有)。
不過,法樂第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堅稱,法樂第完全獨立于樂視,樂視僅僅是法樂第的股東之一;樂視控股內部人士也向騰訊科技表示,樂視SEE汽車與法樂第汽車不會是同一輛車。
即便如此,法樂第的命運與樂視也一直息息相關。
據(jù)了解,早在2015年12月,法樂第就曾宣布將10億美元在內達華州建汽車工廠,而內華達州政府將為之提供總價值約2.15億美元的援助,包括1.75億美元政府債券及其他稅收減免。但隨著去年底樂視現(xiàn)金流資金危機爆發(fā),該項目也被外媒曝出面臨停工風險。
雖然法拉第的一名發(fā)言人對此回應稱明年將重啟工廠建設工作,但外界對樂視的擔憂依舊轉嫁到了法樂第身上,內達華州財務官DanSchwartz甚至在此期間不止一次向法樂第發(fā)難。
對此事件,法樂第中國于11月16日在微博上做了一次正式回應,回應的微博所使用的認證主體,依舊是已更名為樂視汽車(北京)的法樂第(北京)。
有分析稱,在汽車業(yè)務上,賈躍亭之所以要同時做樂視汽車與法樂第兩個品牌,很有可能是出于定位考慮:法樂第定位偏國際化品牌和高端超跑,將來會從海外市場做起;樂視汽車則定位中低端,車型多為緊湊型,直接面向國內市場,價位也更為親民。
這種定位上的差異,可能是樂視汽車≠法樂第的真正原因。
全產(chǎn)業(yè)鏈布局
在初步厘清車聯(lián)網(wǎng)與整車制造的布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樂視汽車體系還在網(wǎng)約車、充電樁、分時租賃等多個領域存在著一系列看似雜亂的落子。
騰訊科技經(jīng)過梳理發(fā)現(xiàn),樂視汽車在國內的投融資主要通過兩家主體實現(xiàn):
1、 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賈躍亭旗下百樂文化傳媒直接控股,對外投資公司11家,除了上述的樂視生態(tài)汽車(浙江)有限公司、樂卡汽車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法樂第(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外,還有多家公司值得注意:
北京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電咖汽車):根據(jù)公開資料,電咖汽車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純電動汽車研發(fā)、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據(jù)了解,該公司在2016年宣布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電咖EV10,由東南汽車代工。樂視汽車目前以700萬元占有其35%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北京電莊科技有限公司(電樁公司):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方案提供商,模式為將市場中各個充電樁設備提供商整合起來,通過APP實現(xiàn)充電樁狀態(tài)實時查詢、預約、支付,為用戶解決給電動車充電的問題。2015年7月樂視對其進行A輪投資。目前樂視汽車持股19.7%,為第二大股東。
零派樂享網(wǎng)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汽車百分百持股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平臺,目前提供全平臺免費充電和停車服務,最低15元按小時單向計費,無其他附加費用。
上海摯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旗下有充電樁落地服務平臺樁到家,提供多個充電樁硬件產(chǎn)品。
2、 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賈躍亭家族控股,是樂視體系非上市部分投融資主體。在樂視汽車板塊,樂視控股主要涉足的廠商包括以下兩家:
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修車、用車、買車、租車換車一站式平臺。2016年6月由廣汽集團、樂視控股、眾誠汽車保險共同發(fā)起成立,樂視控股占股40%,為第二大股東。
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到用車):目前易到用車的法定代表人已由創(chuàng)始人兼CEO周航變更為樂視控股CMO彭鋼。
除此之外,樂視汽車還與北汽、阿斯頓馬丁等多家汽車廠商存在合作關系,具體合作詳情不詳。
由此可見,樂視汽車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鏈上布局頗深,幾乎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chǎn)制造、配套電樁、租賃、買賣、網(wǎng)約車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一旦樂視汽車實車投入市場,圍繞新能源汽車的一整套生態(tài)也將隨之成型。
資金危局如何化解?
不過,從車聯(lián)網(wǎng)、到整車制造再到全產(chǎn)業(yè)鏈布局如此大的盤子,所需要的資金數(shù)量無疑也十分驚人。按照賈躍亭的預計,整個樂視汽車項目共需要400-500億元,已投入的一百五六十億甚至尚未過半。
業(yè)內人士告訴騰訊科技,賈躍亭對新能源產(chǎn)業(yè)的布局不可不謂之全面,尤其在被廣泛看好的分時租賃、充電樁等產(chǎn)業(yè),樂視眼光不錯,因為進入很早,以很小的代價就拿下了重要權益。
但唯獨在整車制造上,幾乎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雖然在2016年9月,樂視汽車對外宣布完成了10.8億美元首輪融資,但考慮到整車制造之后存在的一系列工廠建設,這依舊是杯水車薪。
根據(jù)已公開的資料,法樂第美國工廠至少需要10億美元資金(約合人民幣近70億元);德清莫干山工廠總投資額則高達200億。
除此之外,樂視汽車于2016年1月還與天津薊縣宣稱要合作建設的“樂視生態(tài)城”,總投資據(jù)稱高達400億元。但這項合作時至今日并沒有簽署正式合作協(xié)議,樂視方面也在11月底時坦言,天津工廠仍需進一步商洽。
如若算上這項不確定的投資項目,上述三項建設合計資金需求量已經(jīng)達到了670億元人民幣。
但反觀樂視的融資現(xiàn)狀,要想填上這個缺口并不容易。這也一度造成賈躍亭與上市公司股東鑫根資本的口水戰(zhàn)。